诸君已侠骨销沉,痛辛苦半生,仗剑无从恢壮志;
我辈亦后尘趋步,怅迟来数月,着鞭空自景前修。
挽四学生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四学生联》是清朝诗人倪星垣创作的一副对联,表达了对学生不幸去世的哀悼和对他们英烈精神的追忆。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副对联:
- 对联原文
- 第一句“鸿才骏骨,相继沦亡,每惭无术回春,束手莫能扶劫运”描绘了四位学生才华横溢、骨骼清奇,但最终因各种原因相继逝世,作者感到惭愧,无法挽救他们的命运。
- 第二句“闽峤嵩阳,弥增凄惨,犹幸有朋追悼,伤心同此吊英魂”则表达了尽管学生们的离世令人更加悲痛,但仍然有许多朋友前来悼念,共同表达对英烈的哀思。
- 作者介绍
- 倪星垣,清代诗人,其生平及创作背景等信息不详,但从这副对联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学生的深情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
- 文学价值
- 《挽四学生联》作为文学作品,不仅在情感上给予了读者极大的共鸣,而且在艺术上也展现了极高的成就。对联中的用词考究,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生死、友情与国家命运的思考。
《挽四学生联》不仅是一副表达哀悼之情的作品,也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诗歌。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文化氛围以及作者的情感世界,对于研究清朝末期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