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树霭深村,芳春烟景辟。
密条间花红,远峰连野碧。
迤逦渡回溪,窈窕幽人宅。
古屋复藤萝,吟声响林石。
春日至望亭寻墨庄舅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至望亭寻墨庄舅氏》是清朝祝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的作者、原文、译文及赏析进行介绍:
作者简介:祝旸,字震阳,号雷门,又号云波。他生于乾隆时期的无锡,是国子监的学生,并留下了多部作品如《雷门选近稿》、《楚游柯竹》和《春雪》等。他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后世的认可。
原文与译文:诗的原文如下:“嘉树霭深村,芳春烟景辟。密条间花红,远峰连野碧。迤逦渡回溪,窈窕幽人宅。古屋复藤萝,吟声响林石。”通过这段诗句,读者可以感受到春天乡村的自然风光和宁静之美。
作品赏析:祝旸的诗歌通常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在《春日至望亭寻墨庄舅氏》中,诗人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自然景观,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嘉树”、“春色”等词汇传达了浓厚的春天气息,同时“回溪”、“幽人”等元素则增添了一丝神秘与静谧的感觉。
创作背景:该诗可能是作者在特定情境下所作,如寻找隐居的友人或访问一处风景优美的地点时所作。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紧密相关。
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嘉树蔼深村”中的“蔼”字用来形容树木茂盛的景象,给人以温暖和谐之感;“芳春烟景辟”则将春天的景色比作一幅画卷徐徐展开。
《春日至望亭寻墨庄舅氏》不仅是一首美丽的田园诗,也是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一种颂扬。它体现了祝旸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然美学相结合的一个典型代表。对于喜爱古诗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个学习和欣赏的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