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工部草堂感赋

修竹交加绿到门,疏篱曲径入名园。
祠留遗像丹青古,风送游人笑语温。
公在异乡各弟妹,我来故国只儿孙。
死生契阔无穷恨,过眼都如春梦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工部草堂感赋》是近代诗人洪锡爵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经历:洪锡爵(1839—1904),字桐云,一字尊彝,四川华阳县人。其一生中曾担任多份公职,包括司奏牍、庆城县篆及兴山县事等,并曾任广济县事、宣恩县以及黄冈县的知县。他的政声良好,尤以其清正廉洁著称。
  • 作品风格:洪锡爵以孝行闻名,被朝廷召用,并在多个职位上表现出色。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描写自然景观的清新之作,也有表现社会现实的深刻之作。
  1. 诗句解析
  • 开篇意境:首句“修竹交加绿到门”描绘了一幅竹子茂密、绿意盎然的画面,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 中篇情感:“祠留遗像丹青古”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先贤的敬仰。
  • 尾篇感慨:“风送游人笑语温”则透露出一种温馨和亲切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游工部草堂感赋》在写景与抒情之间做到了巧妙的结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哲思。
  • 含蓄隽永:此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个宁静而又充满历史韵味的场景,让人回味无穷。

《游工部草堂感赋》不仅展示了洪锡爵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更体现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尊重。通过欣赏这首诗,不仅能体会到古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还能从中汲取智慧与灵感,感悟人生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