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令 自段桥至西泠酒楼饮

调马出西城。
垂鞭款款行。
亘长堤、草软沙平。
密柳交枝斜照隔,听一路乱蝉声。
酒气拂衫青。
湖光上阁明。
恰红栏、远对南屏。
旧日垆头春女老,还煮得宋家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楼令·自段桥至西泠酒楼饮》是姚燮创作的诗词。此诗不仅描绘了诗人从段桥出发,经过长堤、垂柳和湖光等自然景观,最终抵达西泠酒楼的过程,还反映了作者对过往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姚燮(1805—1864年),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称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他以著作教授终身,其诗歌作品深受当时文人的欣赏与推崇。

  2. 诗词原文: 调马出西城,垂鞭款款行。亘长堤、草软沙平。密柳交枝斜照隔,听一路乱蝉声。酒气拂衫青,湖光上阁明。恰红栏、远对南屏。旧日垆头春女老,还煮得宋家羹。

  3. 创作背景:《南楼令·自段桥至西泠酒楼饮》,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姚燮游览西湖时所作。他在诗中描述了自己的游历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也体现了他对过去文化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南楼令·自段桥至西泠酒楼饮》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作,更是对自然景色和历史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