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赠吴郎韶仙 十二阕 其八 并序

酒筹分,冰战闹。
云榭纳凉好。
菱角纤纤,莲子脱房小。
生憎一阵凉风,催添半臂,把红袜、深深遮了。
夕烟袅。
花汀七二鸳鸯,一半已眠悄。
慢唤传灯,明月渐来照。
怪他冷惯姮娥,也贪浓热,先圆满、入伊怀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祝英台近·赠吴郎韶仙十二阕》是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一首词作。《祝英台近·赠吴郎韶仙十二阕》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抒情小令,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下面将对该词进行简要介绍:

  1. 作品原文节选与赏析
  • 第一节赏析:姚燮用“酒筹分,冰战闹”来描绘夏日夜晚的热烈氛围,“菱角纤纤,莲子脱房小”则描绘了夏日夜晚清凉的夜晚景象,以及莲蓬的可爱形态。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夏日夜晚的热闹与美丽。
  • 第二节节选:“生憎一阵凉风,催添半臂,把红袜、深深遮了。”这句诗通过描绘人物的动作,传达了主人公对凉爽天气的喜爱以及对凉风的喜爱,同时也表现了主人公对凉风的恐惧,因为这种凉风会使他的体温升高。
  • 第三节节选:“夕烟袅。花汀七二鸳鸯,一半已眠悄。”“花汀七二鸳鸯”形象地描绘了夕阳下的美丽景色,而“一半已眠悄”则暗示了夜幕即将降临,鸳鸯们也将结束一天的活动,进入安静的睡眠中。
  • 第四节节选:“怪他冷惯姮娥,也贪浓热,先圆满、入伊怀抱。”这里的“姮娥”即指月亮,表达了对月亮的喜爱,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喜欢温暖而不喜欢寒冷的情绪。
  1. 创作背景
  • 《祝英台近·赠吴郎韶仙十二阕》的创作背景较为复杂,既有个人情感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清朝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同时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姚燮作为清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中常常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情感和个人经历,因此《祝英台近·赠吴郎韶仙十二阕》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那个时代文化氛围的反映。
  1. 艺术特色
  • 细腻的情感描写:《祝英台近·赠吴郎韶仙十二阕》在情感表达上非常细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述,成功地展现了作品的主题——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姚燮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 优美的意境营造:《祝英台近·赠吴郎韶仙十二阕》的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既有现实生活气息又富有浪漫色彩的艺术空间。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夏日的清凉、夜晚的宁静、月光的美丽等,都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祝英台近·赠吴郎韶仙十二阕》不仅在形式上展现了清代诗词的特色,更在内容上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文人的情感世界。通过这首词,人们可以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