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按琼筝,碧栏夜悄人微醉。
露天如水。
月贮香心媚。
粉靥回波,掩扇羞难避。
风裳碎。
只巢双翠,没个鸳鸯睡。
点绛唇 青藕水榭观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青藕水榭观荷》是清朝作家姚燮的文学作品。
《点绛唇·青牕水榭观荷》是一首充满江南水乡特色的抒情小令,以荷花为载体,展现了晚清文人的情感世界与审美追求。在阅读和鉴赏这首词时,读者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作品背景介绍:姚燮,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等,浙江宁波人。他是晚清时期的文学家和画家,以其广博的学识和多才多艺著称。姚燮的作品涉猎广泛,包括经史、地理、释道及戏曲小说等多个领域。
原文与译文:《点绛唇·青牕水榭观荷》原文如下:
罢按琼筝,碧栏夜悄人微醉。露天如水。月贮香心媚。粉靥回波,掩扇羞难避。风裳碎。只巢双翠,没个鸳鸯睡。
译文为:停止弹拨着琼筝,夜深无人时独自陶醉。露天荷花如同镜面一样平静清澈,月光洒满水面,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女子的容颜似花般娇美,回眸一笑,掩不住内心的羞涩和喜悦。荷叶轻轻摇曳,宛如仙子轻舞,没有成对的鸳鸯相伴入睡。作品赏析:姚燮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荷花与女子的美丽形象相结合,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全词紧扣“愁”字展开,从寂寞之愁到伤春之愁,再到盼归之愁,层层递进,深刻地表达了闺阁女子心中愁情的积累与释放。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既体现了古典诗词的含蓄美,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感悟力。
创作手法:姚燮在《点绛唇·青牕水榭观荷》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特别是“冷蕊疏枝,似恨春犹浅”一句,用冷蕊和疏枝来象征春天的短暂和女子的孤独,增添了作品的深度和美感。
《点绛唇·青牕水榭观荷》不仅是一首描写荷花美景的词作,更深层次地反映了晚清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理想。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领略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也能进一步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