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三首 其二

少年经过处,记花里,读书楼。
有红叶新诗,香囊锦字,一笑亲收。
此情此景如梦,怅新知、淹忽起离忧。
为问相思几许,一江春水东流。
相思冉冉水悠悠。
蜡泪暗芸篝。
剩青草孤坟,黄蒿废寺,月夜魂游。
何时此情忘却,奈凄风、冷雨搅人愁。
今日鬓丝禅榻,当年歌舞扬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朱敦儒,南宋时期的一位词人,以其豪放的词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他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朱敦儒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其作品也深受后世读者喜爱。

从《木兰花慢·其二》这首词的原文来看,此曲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作者在词中通过描绘人生的得失、荣辱,表达了一种对功名利禄看淡、追求内心自由的情感。同时,通过对自然界景象的描写,如云影、月色,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洒脱自如的生活哲学。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文人的诗词创作中并不鲜见,但朱敦儒的表达形式和情感抒发尤为突出。

朱敦儒的《木兰花慢·其二》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更体现了其对于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这首词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哲学的思考,使其成为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