卌三年才不虚生,帝简方隆,谁料谪仙归紫府;
重五节缕难续命,名心未瞑,应教词客祀红桥。
挽李彦章联
介绍
挽李彦章联
李彦章,一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政治人物,更是一位文化传承者,以文会友,以诗传情,他的生平与作品至今仍激励着后人。
《挽李彦章联》是林则徐创作的一副对联,它不仅展现了李彦章的一生成就和贡献,更体现了作者对李彦章精神品质的钦佩与怀念。此联中的“重五节缕难续命,名心未瞑,应教词客祀红桥”一句,是对李彦章一生勤政廉洁、忧国忧民精神的高度概括和赞扬。李彦章在任期间,不仅致力于政务,还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倡导编纂教材,亲临书院讲授,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范当世的另一副对联《挽李瀚章联》,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李彦章的影响力。“与曾左胡骆百战成功,比投老家园,浸灌滋培,还使门闾气允固;历道咸同光四朝全盛,迄考终里第,伤亡殄瘁,顿教天地色凄凉。” 这副对联不仅表达了对李彦章军事才能的赞美,也寄托了对其身后萧条景象的哀悼之情。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的不同阶段,范当世展现了李彦章在国家动荡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领导力和深远影响。
沈保靖的《挽李鸿章联》同样值得一提:“祸无苟免,忧国忘家,臣心况瘁,九重以尚父相看。” 此联描绘了李鸿章为国家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沈保靖通过这副对联,不仅表达了对李鸿章的深深敬意,也反映了晚清时期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和人民的深切期望。
这三副对联共同勾勒出了李彦章这一历史人物的多面形象。无论是他在政治舞台上的辉煌成就,还是在文化教育领域的突出贡献,都让人深感敬佩。而林则徐、范当世、沈保靖三位文人墨客的对联创作,更是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赋予了李彦章更加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挽李彦章联》不仅是对李彦章一生的赞颂,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弘扬。通过对这些对联的学习与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