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 其三

斑鸠声里叫春晴,绿水如环抱画城。
闲步夕阳村上路,家家叠鼓赛延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台湾竹枝词其三》是清代诗人李振唐创作的一首竹枝词,记录了他在台湾的见闻与感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含义,展现了台湾的自然风貌和民俗风情。下面将详细介绍《台湾竹枝词其三》:

  1. 作者介绍:诗人李振唐,字沧浪,江西南城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至台湾,著有《宜秋馆诗词》二卷。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台湾的自然景观,还深刻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情感。
  2. 诗歌原文及赏析
  • 诗题:《台湾竹枝词其三》
  • 原文:斑鸠声里叫春晴,绿水如环抱画城。閒步夕阳村上路,家家叠鼓赛延平。
  •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台湾春天的美丽景象。斑鸠在春日的啼叫声中,带来了春天的气息;绿水环绕着如同画中的城市,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感受。诗人在夕阳下闲步于村庄小路上,看到家家户户都在举行庆祝活动,有的还在擂鼓,有的在唱歌,整个场景充满了热闹而喜庆的气氛。
  1. 艺术特色
  • 押韵技巧:整首诗的韵脚都押在“平”音上,使得诗歌更加和谐流畅,易于朗诵。
  • 意象运用:诗人通过“斑鸠声里叫春晴,绿水如环抱画城”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台湾春季的美丽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又美丽的田园风光之中。
  • 情感表达:这首诗不仅记录了台湾的风土人情,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1. 历史背景
  • 清朝时期,由于海禁政策,大陆与台湾的交流相对较少,许多文人墨客对台湾的了解十分有限。李振唐作为一位宦游台湾的文人,其作品反映了当时台湾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点。
  1. 文化意义
  • 文化传播:《台湾竹枝词其三》不仅是李振唐个人的艺术创作,也是台湾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欣赏,可以更好地了解清末民初台湾的文化生活和社会风情。
  • 民俗研究:诗中的“家家叠鼓赛延平”等描述,为研究台湾的传统民俗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台湾的传统文化。
  1. 现代影响
  • 文学价值:《台湾竹枝词其三》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启发了他们用诗来表达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 教育作用:这首诗的教学价值在于,它不仅可以作为文学教育的材料,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古典诗歌的韵律和形式,还可以作为历史文化教育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台湾的历史和文化。

《台湾竹枝词其三》是一首充满诗意的竹枝词,它不仅记录了诗人在台湾的生活体验,还体现了台湾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对于喜欢诗歌、关注历史的人们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部难得的艺术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