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 用东山韵

一枕春酲,相伴画堂,羁绪天阔。
江南信息沈沈,水驿芳梅谁折。
荒阑偎久,未信笛里关山,玉龙犹噤黄昏雪。
空外暮笳声,送飘镫时节。
歌发。
闹红香榭,归鹤春城,顿忘离别。
留恋斜阳,只有鹃声凄绝。
不知临镜,画出几许宫眉,新妆消与愁千结。
拥髻已无言,又窥人黄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州慢·用东山韵》是清代朱孝臧创作的一首词,而非近现代的吴湖帆创作的作品。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
  • 朱孝臧生平:朱孝臧,字古微,号沤尹,浙江湖州人,晚清时期著名的词人和学者。他于光绪九年(1883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等职,晚年因身体原因归居上海,成为沪上知名人士。
  • 文学成就:朱孝臧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其作品广受好评。他的词作以婉约派风格为主,擅长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物情感,被后人誉为“晚清四大词家之一”。除了词作之外,他还撰写有《强村语业》、《国朝湖州词录》等著作。
  1. 诗词原文
    一枕春酲,相伴画堂,羁绪天阔。江南信息沈沈,水驿芳梅谁折。荒阑偎久,未信笛里关山,玉龙犹噤黄昏雪。空外暮笳声,送飘镫时节。歌发。闹红香榭,归鹤春城,顿忘离别。留恋斜阳,只有鹃声凄绝。不知临镜,画出几许宫眉,新妆消与愁千结。拥髻已无言,又窥人黄月。

  2. 作品赏析

  • 意境深远:《石州慢》通过描写江南春景和离愁别绪,展现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珍惜。词中的意象如“玉龙”、“黄昏雪”等,都充满了古典美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了词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 语言精炼:朱孝臧在这首词中运用了精炼而优美的语言,使得整首词读来既富有诗意又不失严谨。例如“荒阑偎久,未信笛里关山,玉龙犹噤黄昏雪”等句子,不仅描绘了景象,也表达了词人的心境和感慨,体现了他作为一位词人的高超技巧。
  1. 创作背景
  • 创作缘由:词人可能因为某种情感上的触动,或是身处异乡、远离家乡的情境下,写下了这首词。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时代背景:朱孝臧生活的时代背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晚清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惑,他们的作品中往往蕴含着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1. 文化影响
  • 词学地位:《石州慢》在词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朱孝臧及其同代词人的重要文献。它不仅体现了晚清词坛的艺术风貌,也为后来的词人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和启示。
  • 后世评价:历代以来,《石州慢》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它被视为晚清词坛的经典之作,许多学者和评论家都认为它是朱孝臧作品中的佳作,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朱孝臧在《石州慢》中巧妙地将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通过描绘江南春色和离愁别绪,使情景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这种写法既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作品更加耐人寻味。
  • 修辞运用:朱孝臧在词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词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同时,他也善于运用典故、引用等方式来增强词的表现力和深度。
  1. 词作鉴赏
  • 鉴赏要领:鉴赏《石州慢》时,可以从词的结构和内容入手,分析其中的情感表达、意象运用以及语言风格。同时,也可以关注词人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对其作品的影响。
  • 鉴赏示例:在赏析《石州慢》时,可以重点关注其中的抒情段落,如“荒阑偎久,未信笛里关山,玉龙犹噤黄昏雪”等句子,这些句子中蕴含的情感复杂多变,需要细细品味才能领会其精髓。此外,词中的一些意象如“黄昏雪”、“玉龙”等,也需要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进行解读。

《石州慢·用东山韵》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词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鉴赏,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和创作经历,也能深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