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苔称坐翠沾衣,对景无因问是非。
幽谷藏春樵径没,古碑封藓字痕稀。
人来绝顶双峰抱,云落平芜一鸟飞。
咫尺家山游兴熟,那堪佳节更相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莓苔称坐翠沾衣,对景无因问是非。
幽谷藏春樵径没,古碑封藓字痕稀。
人来绝顶双峰抱,云落平芜一鸟飞。
咫尺家山游兴熟,那堪佳节更相违。
《清明登胶山四首·其三》是唐代诗人安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明节时节,登上胶山之巅,远眺春光的景色,以及内心的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诗歌原文:莓苔称坐翠沾衣,对景无因问是非。幽谷藏春樵径没,古碑封藓字痕稀。
诗歌翻译:莓苔覆盖的山坡如同绿色的地毯,沾湿了我的衣襟。面对这美丽的景色,我却没有心情去询问是非真假。深谷之中隐藏着春天的气息,但通往山顶的山路被厚厚的青苔覆盖,显得难以通行。古碑被苔藓覆盖,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
诗歌赏析: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静观自然的闲适心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内心世界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无限赞美和珍惜之情。
安道的《清明登胶山四首·其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更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和审美情趣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