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宵风静最清宁,旅客悠然坐小亭。
梦到草塘千里绿,山迎人面数峰青。
游鱼细弄天边月,飞鹊频遮水底星。
身世茫茫无定局,且随柳絮化浮萍。
中秋月夜小坐凉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月夜小坐凉亭》并非一首文学作品,而是清代文人安平的一首诗。这首诗以“中秋月夜小坐凉亭”为题,展现了一幅宁静美好的中秋夜晚图景,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闲适之情。
诗的开头描绘了良宵风静、旅客悠然的场景,通过这种宁静的氛围,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夜晚氛围。紧接着,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如“梦到草塘千里绿”、“游鱼细弄天边月”、“飞鹊频遮水底星”,这些形象的描绘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还增加了读者的感官体验。
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境遇的感慨,“身世茫茫无定局,且随柳絮化浮萍”。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广阔宇宙中的渺小和无力,以及随遇而安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接受,也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安平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中秋夜晚景象的描绘和自身的感慨,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享受当下,顺其自然。
《中秋月夜小坐凉亭》是安平创作的一首抒情诗,以中秋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情感。这首诗不仅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关系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