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宿闻乌夜啼

值宿霜寒夜,蟾光瓦欲流。
哑哑听乌语,历历数更筹。
已傍龙楼稳,能稍砮矢忧。
鸡竿应有兆,计日下皇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值宿闻乌夜啼》是清代诗人弘曣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由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书法家弘曣所撰。在文学价值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远的思想内涵,被后人传唱。

《值宿闻乌夜啼》是一首五言律诗,其内容表达了作者在夜间值宿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值宿霜寒夜,蟾光瓦欲流”描述了夜晚的环境,霜气逼人,月光映照在窗户上的瓦片之上,显得格外明亮而寒冷。“哑哑听乌语,历历数更筹”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中,听到远处乌鸦的叫声,仿佛它们在低声私语,而每更的更鼓声似乎都历历在目,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流逝。最后两句“已傍龙楼稳,能稍砮矢忧”则流露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自己职责的担忧。

在文学形式方面,《值宿闻乌夜啼》是一首标准的五言律诗,遵循了古代诗歌的格律和韵律规则。这种严谨的艺术形式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使得整首诗歌读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值宿闻乌夜啼》作为一首经典的五言律诗,不仅展现了清代文学的辉煌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后世学习和研究的宝贵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