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四首 其四

问荷香桂子,都零落,断桥东。
看浅淡烟波,斜阳冉冉,枫桕初浓。
迷蒙冶游渐杳,正酒旗、歌扇寂寥中。
只有楼台金碧,遮他南北高峰。
芳踪。
想像骤花骢,多少玉珑璁。
奈露点霜痕,几番洗尽,腻粉游红。
芙蓉剩千万朵,倚新妆、低飐鲤鱼风。
绝似谢娘眉妩,镜边初试轻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木兰花慢·其四》是一首由辛弃疾创作的词作。以下是对该词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坦夫,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他原籍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早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投靠耿京领导的抗金派军队,曾任掌书记。后因谗言被免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在任上,曾整顿军队,训练水军,招纳人才,扩大势力;也曾积极备战,准备收复失地。晚年,由于与当权派的政见不合,屡受排挤,最终以忧愤成疾而亡。
  • 写作背景:该词的确切创作时间不详,但据词题和内容推测,应为作者晚年归隐上饶时期所作。在这一时期,辛弃疾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充满了忧虑和思考。他的词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也体现了他个人的政治抱负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1. 文学价值
  • 历史价值:辛弃疾的词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更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他的词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现实,揭示了民族危机和个人命运的冲突。通过他的笔下,我们能够了解到南宋时期的政治斗争、民族矛盾以及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 文化价值:辛弃疾的词风格独特,既有豪放不羁的气势,又有细腻入微的情感。他的词作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词风和思想对后来的词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一代词宗”。
  • 教育价值:辛弃疾的词作在教育领域也有着重要的价值。他的词反映了人生的真谛和社会的复杂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对辛弃疾词作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1. 艺术特色
  • 情感深沉:辛弃疾的词作情感深沉,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对民族的关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他的词中既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也有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这种深沉的情感使词作更加感人至深,引人共鸣。
  • 意象丰富:辛弃疾的词中意象丰富,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他的词作中有许多优美的诗句和生动的画面,让人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这些丰富的意象使得词作更加生动形象,更具吸引力。
  • 技巧高超:辛弃疾的词作技巧高超,无论是用典还是写景抒情,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平。他的词中既有对传统诗词的继承和发展,也有自己独特的创新和突破。他的词作技巧的运用使得词作更加精炼、有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木兰花慢·其四》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词作,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它的了解和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怀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