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城西倚贺兰开,满目沙飞筚篥哀。
冰合黄河朝走马,云迷红寺夜登台。
膏腴昔日称蕃庶,蹂践连年尽草莱。
欲识金城旧方略,浚渠即是靖边才。
旧边诗九首 其七 宁夏
介绍
《旧边诗九首·其七·宁夏》是由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方还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宁夏历史的深厚感情和对当地文化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
镇城西倚贺兰开,满目沙飞筚篥哀。
冰合黄河朝走马,云迷红寺夜登台。
膏腴昔日称蕃庶,蹂践连年尽草莱。
欲识金城旧方略,浚渠即是靖边才。诗歌翻译:
宁夏城西依傍着高大的贺兰山而建,眼前一片黄沙飞扬,令人感到悲凉。黄河在早晨冻结后,人们骑着马来往穿行;夜晚登高望远,云雾缭绕中隐约可见红寺的灯火。曾经这片土地上繁荣富庶,如今却饱受战乱蹂躏。要想了解金城过去的方略,唯有修建水渠才能达到平息边患的效果。诗歌背景:
这首诗是方还为宁夏所写的一组诗歌中的第七首,创作于唐代。宁夏,这个位于中国西北的璀璨明珠,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文化历史丰富。历代诗人留下的关于宁夏的诗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当地的人文历史和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在方还的时代,宁夏已经是一个闻名遐迩的“塞北江南”,固原市彭阳县的旱作梯田就是当时农耕文明的见证。在这样的背景下,方还写下了这首充满怀旧与赞美之情的诗篇。诗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银川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宁夏的自然之美。诗中的“满目沙飞筚篥哀”形容了沙漠的辽阔和凄凉,“冰合黄河朝走马,云迷红寺夜登台”则描绘了黄河冰封的景象与夜晚红寺的朦胧美。这种自然与人文的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文学价值:
这首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种对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反思。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唐代边塞诗派的风格特点,感受到唐代诗人对边疆地区的关注和热爱。同时,这首诗也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一扇窗口,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宁夏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方还的《旧边诗九首·其七·宁夏》,不仅能够看到一位诗人的艺术才华,也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对家乡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国家大义的忠诚。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成为研究唐代及宁夏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