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城西倚贺兰开,满目沙飞筚篥哀。
冰合黄河朝走马,云迷红寺夜登台。
膏腴昔日称蕃庶,蹂践连年尽草莱。
欲识金城旧方略,浚渠即是靖边才。
【注释】
镇城:即今宁夏。贺兰,山名。开,开通。筚篥(bǐlì),古代西域乐器。朝走马:指黄河在冬天结冰,可以放马过河。云迷:形容云雾迷漫。蕃庶,指蕃人或少数民族。蹂践:蹂躏。方略,计谋。靖边才:治边才能。
【赏析】
诗的首联是说镇城西依傍贺兰山,满目尽是沙漠飞沙,笳声哀怨。诗人以“开”字起笔,描绘了一幅苍茫雄浑的画面,给人以悲凉之感。
颔联描写的是黄河冰合,人们骑马过河;红寺夜登,只见云雾迷离,一片苍茫。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当时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
颈联则写出了战争对当地人民生活的破坏:曾经繁荣富饶的土地如今却变成了荒芜之地,连牛羊都无处觅食。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深感痛心。
尾联则是诗人对过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他提出,要想恢复往日的繁华,就必须进行治理。这里的“方略”,指的是治理边疆的策略。诗人认为,只有通过浚渠这一举措,才能达到平乱的目的。
【译文】
镇城西边依傍贺兰山,满目都是沙尘飞扬的景象。
黄河冰封时人们骑马而过,红寺夜晚云雾迷蒙中登上塔楼。
昔日这里曾称蕃庶之地,如今被战火蹂躏草木不生。
想当年金城旧日谋略,如今唯有浚渠方为治边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