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入平原动鼓鼙,弓鸣风劲塞云低。
汉家营垒沿山后,秦郡川原尽陇西。
征调频年忧戍士,逃亡□计复蒸黎。
徘徊险阻谁为守,花马池边落日迷。
【注释】
秋:秋季。平原:指中原大地。动鼓鼙:击打战鼓。鸣,声音。劲:猛烈。低:低沉。汉家:指汉朝的边防部队。营垒:军事防御工事。沿山后:沿着山脉的后面。秦郡:即秦州城(今甘肃省秦安县),为古陇西郡治所在。川原:河流和平原。征调:征召。戍士:守卫边疆的士兵。□计:计谋、策略。蒸黎:泛指百姓。徘徊:犹豫不决,不决。谁为守:谁来防守?花马池:在今宁夏中卫县西南。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作品,诗中通过描写秋日边地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边防将士的忧虑与同情,以及对战乱给人民带来灾难的感慨。
首句“秋入平原动鼓鼙”,描绘了秋天来临,中原大地一片宁静的景象。然而,随着鼓声的响起,战火随之点燃,边境上的战争不断上演。这里,诗人通过对鼓声的描绘,将战场的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句“弓鸣风劲塞云低”,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情景。弓弦拉得紧绷,箭矢呼啸而出;强劲的北风吹拂着大地,使塞外之云都显得低垂。这一景象不仅展示了战场的紧张气氛,更通过云的低垂,暗示了战争的连绵不休。
第三句“汉家营垒沿山后,秦郡川原尽陇西”,则具体描绘了战争的影响范围。汉家的军营沿着山脉的后面布设,而秦郡的川原也被战火所笼罩,直至甘肃的陇西地区。这不仅展示了战争的广泛性,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破坏性的深刻认识。
第四句“征调频年忧戍士,逃亡□计复蒸黎”,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频繁的征兵使得戍守边疆的士兵心生忧虑,而逃兵的出现又使得原本安定的百姓再次陷入战乱之中。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战争对于人民生活的严重影响。
第五句“徘徊险阻谁为守”,则是对前文的升华。在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险恶的环境中,谁来守护这片土地?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也反映了诗人对战争背后深层次原因的思考。
最后一句“花马池边落日迷”,以夕阳下的花马池边作为结尾,既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又巧妙地回应了开头的“秋入平原”。这里的“落日迷”,既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色,也暗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和痛苦。
这首诗通过对边地景物的描绘和对战争影响的深入揭示,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