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曾青藜尊人传后

莫为信陵士,宁作韩陵石。
子升碑记存荒烟,杯酒不浇公子宅。
不见曾公古侠者,十岁能文兼跃马。
赋就欲夺云梦田,剑击长凌武安瓦。
灌夫弟畜朱家奴,乾坤何处客腐儒?
竖子成名何足齿,天下英雄君与孤。
干戈鼎沸若飞电,江南黄犊如席卷。
慷慨谈兵尊俎前,草檄特膺公府荐。
片纸能胜十万师,一身耻为三语掾。
登床自许捉刀人,帐中莫使孙郎见。
此时楼船横楚州,朝议下敢申同仇。
指挥泣下袁开府,信誓直折宁南侯。
功成不赏蹈沧海,鲁连遗风至今在。
岁月俱因戎马驰,壮心不与沧桑改。
徐庶还家为老亲,江湖把钓足闲身。
少微星边忧处士,秋风原上动旁人。
有子青藜与我厚,是父声名满人口。
饮泣再拜前致辞,乃公佳传烦下走。
猗嗟韩陵信陵掩秋雾,乌雀啾啾白杨渡。
千古之名何有哉,贞珉长傍松楸树。
予为此歌君莫悲,聊作阡铭表其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曾青藜尊人传后》是清代诗人丁澎创作的作品。丁澎,字子升,号半山,是清朝中叶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以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在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中,丁澎通过诗歌展现了一个古代侠客的形象,并表达了他对这位侠客的赞美及对英雄人物的理解。

丁澎在《题曾青藜尊人传后》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塑造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形象。诗中“莫为信陵士,宁作韩陵石”,借用了战国时期信陵君魏无忌与朱亥的故事,表达了一种不为权贵所屈、宁愿成为高洁坚贞之士的豪迈情怀。同时,通过“子升碑记存荒烟,杯酒不浇公子宅”,暗示了这位侠客虽然身处高位却淡泊名利,不沾世俗烟火,体现了他的高洁品格。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英雄人物的非凡气质,也反映了作者本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丁澎在作品中还描绘了这位英雄人物年少有为、文武双全的形象。“十岁能文兼跃马”,这不仅展示了其过人的才华,更体现了他对武艺的精湛和对国家的忠诚。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也为读者提供了对这位英雄人物多面性的深入理解。

丁澎在诗中的表达方式充满了激情和力量,如“干戈鼎沸若飞电,江南黄犊如席卷”,这些诗句不仅描述了战争的激烈场景,也暗喻着英雄人物在乱世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通过这种方式,丁澎成功地将一位英雄人物置于历史的洪流之中,让他的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明。

丁澎的《题曾青藜尊人传后》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展现个人抱负的历史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位清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英雄人物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