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舍人雯

金陵门外昔同游,归去衰迟有故丘。
六季春城喧野雀,三山云气黯江楼。
嵇康辞吏非关懒,张翰思乡不为秋。
最是月明照颜色,平芜烟雨使人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李舍人雯》是一首由侯方域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离别时的不舍和忧愁。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侯方域(1618年—1654年),字朝宗,明末清初河南商丘人。
  • 侯方域少年时期即受复社、几社诸名士推崇,与魏禧、汪琬并称为“清初三家”。
  1. 诗歌原文
    金陵门外昔同游,归去衰迟有故丘。
    六季春城喧野雀,三山云气黯江楼。
    嵇康辞吏非关懒,张翰思乡不为秋。
    最是月明照颜色,平芜烟雨使人愁。

  2. 诗歌解析

  • 金陵门外昔同游:回忆过去在金陵城外一起游玩的日子,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
  • 归去衰迟有故丘:归途中感到衰老和迟缓,因为故乡的变迁而感伤。
  • 六季春城喧野雀:描述了春天的京城,城市的喧嚣与野鸟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
  • 三山云气黯江楼:三座山峰在云气中显得黯淡,江楼上的风景同样令人感到忧郁。
  • 嵇康辞吏非关懒:借用嵇康辞官的故事,表达自己并非因为懒惰而放弃高官厚禄,而是另有所图。
  • 张翰思乡不为秋:张翰因思念家乡而决定离开,而不是像秋天一样自然离去。
  • 最是月明照颜色:最让人难忘的是月光照亮了一切,无论是颜色还是情感。
  • 平芜烟雨使人愁:平原上的草色和细雨让人感到深深的忧愁。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歌中情景交融,通过描写景物来传达诗人的情感。
  • 意象生动: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野雀”、“云气”、“江楼”,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用典巧妙:引用了历史典故,如嵇康、张翰等,使诗歌更有文化底蕴。
  1. 历史评价
  • 清代学者姚鼐在《古文辞类纂序》中提到:“侯方域文才气富,与魏禧、汪琬号清初三家。”
  • 当代学者王利器在《历代名家词选评注》中也高度评价了这首诗的艺术成就。

《寄李舍人雯》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是通过对古代文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离别的情感态度。这首诗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承载着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对于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还能够从中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特殊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