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 三原元夕

郑国渠边,宝马乱嘶秦月,满城灯挂白杨枝。
上元时。
弹筝打碟响参差。
曲曲口西关外,酒边多半是相思。
少人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酒泉子·三原元夕》是屈大均所作的一首词。该词创作于明末,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内心情感复杂的历史背景。以下是对这首词的简要介绍:

  1. 作者
  • 屈大均(1630—1696),原名屈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广东番禺人,明诸生。明末遭战乱,出家为僧,名今种,字一灵,一字骚馀。中年后还俗,更为人所知。工诗,与陈恭尹、梁佩兰合称“岭南三大家”。著有《翁山诗略》《翁山诗外》《翁山文外》《四书补注》等。
  1. 内容
  • 词中描绘了上元之夜的场景,宝马嘶鸣在月光下奔驰,满城灯火映照着白杨枝头。夜晚的节日气氛浓厚,人们或弹筝打碟,或欢歌笑语。然而,这种热闹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相思之情。词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深深眷恋和无奈。
  1. 主题思想
  • 词作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深刻理解。虽然节日繁华,但人们的心却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感使得人们在欢乐之中更添一份愁绪。词中流露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引人深思。

《酒泉子·三原元夕》作为清代屈大均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面貌。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深远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