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边,宝马乱嘶秦月,满城灯挂白杨枝。
上元时。
弹筝打碟响参差。
曲曲口西关外,酒边多半是相思。
少人知。
【诗句】
郑国渠边,宝马乱嘶秦月,满城灯挂白杨枝。
上元时。
弹筝打碟响参差。
曲曲口西关外,酒边多半是相思。
少人知。
【译文】
在郑国的渠畔,宝马嘶吼着追逐那明亮的月光,满城的灯火挂在杨柳的枝条上。
到了元宵节,弹奏着筝和打着碟的声音参差不齐。
曲曲折折地通往西边的关外,在酒宴旁边多半都是相思之情。
很少有人知道。
【注释】
- 郑国渠:指的是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境内的泾河支流——郑国渠。
- 宝马乱嘶秦月:描述的是一匹骏马在秦地的夜晚嘶叫的情景。
- 满城灯挂白杨枝:形容整个城市都装饰着灯笼,而柳树枝上也挂满了灯笼。
- 上元时:上元节时,即农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
- 弹筝打碟响参差:描述了人们弹筝、打碟的声音混杂在一起,节奏不一。
- 曲曲口西关外:指通往西方的关外的弯曲道路,可能指的是长安城西的曲江一带。
- 酒边多半是相思:表达了人们在饮酒时,常常因为思念而感到痛苦的情感。
- 少人知:很少有人理解或知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之夜的盛况与人们的欢乐情绪。首句“郑国渠边,宝马乱嘶秦月”,以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夜晚郑国渠边的繁华景象,同时暗示了节日的热闹气氛。接下来的两句“满城灯挂白杨枝”,则进一步描绘了节日中的灯光璀璨,以及人们庆祝时的热闹场景。
诗的中部分“上元时”,直接点明了时间——元宵节。紧接着,“弹筝打碟响参差”,展现了元宵节夜晚人们娱乐活动的场景,既有音乐演奏,也有舞蹈表演,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曲曲口西关外,酒边多半是相思”这两句,通过地点和主题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节日中人们对于亲情、友情的珍视。
最后一句“少人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节日热闹场面的描绘与对亲人思念的表达,展现了元宵节之夜的喜悦与忧愁交织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