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艇

春风泛艇若耶西,细草繁花处处迷。
近岸水窗红槅小,满墙村女绿鬟低。
林边猎火飞春犬,竹下炊烟唱午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泛艇》是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诗歌,其内容描绘了春日泛舟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泛艇》:

  1. 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泛艇》的作者是明末清初浙江萧山人毛奇龄,字大可,又字齐于、于一,号初晴,一作秋晴。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深厚的造诣,还积极参与抗清军事,后因事败流亡多年。毛奇龄的生平经历丰富而复杂,这也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 时代背景:毛奇龄生活在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这是一个动荡的社会历史时期。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1. 诗歌原文
  • 春风泛艇若耶西,细草繁花处处迷。近岸水窗红槅小,满墙村女绿鬟低。
  • 林边猎火飞春犬,竹下炊烟唱午鸡。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泛舟时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气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1. 主题分析
  • 自然美景:诗中的“春风泛艇若耶西”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诗人乘坐着小舟在若耶溪畔游览的情景,这里的山水景色美不胜收,让人心旷神怡。
  • 人文情怀:通过“近岸水窗红槅小,满墙村女绿鬟低”等句子,诗人不仅描述了景物,更表达了对于乡村生活的赞美和怀念。这种对自然的欣赏与对人的关怀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歌深刻的人文内涵。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毛奇龄的诗歌语言清新脱俗,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情感表达:毛奇龄在诗歌中融入了深厚的个人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1. 文学价值
  • 历史文化价值: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毛奇龄的《泛艇》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为后世研究明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教育意义:这首诗歌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远的思想内容,成为古代文学教育的宝贵教材,对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提升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毛奇龄的《泛艇》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泛舟美景的诗歌,更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化韵味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感受古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