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泛艇若耶西,细草繁花处处迷。
近岸水窗红槅小,满墙村女绿鬟低。
林边猎火飞春犬,竹下炊烟唱午鸡。
【解析】
此诗描写了春天江南水乡的景色。“泛艇若耶西”,点明地点;“春风”“细草”描绘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处处迷”写出了春光明媚、景色宜人的特点。“近岸水窗红槅小”,写近岸的景致,“红槅小”是形容窗子的颜色和大小。“满墙村女绿鬟低”,写远处的景色,“村女”指女子,这里用“绿鬟”来修饰,突出女子的美貌。“林边猎火飞春犬,竹下炊烟唱午鸡”写近处的景象,“猎火”指打猎时燃放的火焰;“炊烟”指做饭用的炊烟,两句诗中“林边”与“竹下”分别表现了两种不同的环境特点。“飞春犬”与“唱午鸡”相呼应,生动地刻画出人们生活的宁静。
【答案】
译文:
春风泛舟到若耶溪,细草繁花到处迷人。
靠近岸边小窗户红格子,满院墙头绿发女子低垂。
林边野外烧起春日的火堆,竹下村庄升起傍晚的炊烟。
赏析:
这是一首咏江南水乡景色的七言绝句。全诗以“春”字统领全篇,把江南水乡的美景写得如画似锦。前四句写景,后三句叙事抒情。
首联“泛艇若耶西,细草繁花处处迷”。点明了泛舟的地点是若耶溪,同时交代了泛舟的时节是春季。“春风”两字既点出季节,又渲染气氛。“泛艇若耶西”中的“若耶溪”是有名的风景名胜,在苏州城西灵岩山麓,有“桃李成蹊”之说,因此得名。《晋书·顾恺之传》说:“恺之尝泛海至永嘉(今浙江温州),遭风还登岸,乃叹曰:‘恨杀会稽人!’”这里的“若耶溪”,就是永嘉的别称。“若耶溪”,是一条流经若耶山下的河溪。“若耶溪水碧于蓝,陆羽《茶经》有‘天目山水,已上井泉’之句。”(王献臣《游若耶》诗序)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写的。
颔联“近岸水窗红格小,满墙村女绿鬟低”。“近岸水窗红格小”写近岸的景色,“红格小”是形容窗子的颜色和大小,而“水窗”则是指江边的窗户。“满墙村女绿鬟低”描写的是远处的景色,“绿鬟低”是形容女子的美貌,而“村女”则是说这些女子都是农村的女子。这两个画面形成了一个对比,一个是近岸的景色,一个是远岸的景色,一个是水窗,一个是村女,一个是绿鬟低,一个是美,一个是不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颈联“林边猎火飞春犬,竹下炊烟唱午鸡”。写近处的景色。“林边猎火飞春犬”,林边是说猎场在森林边沿,“猎火”是打猎时燃放的火焰,而“春犬”则是指春天的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在猎场上,猎人们点火驱赶野兽,这时,一群群的春犬从树林中飞奔而出,追逐着猎物。“竹下炊烟唱午鸡”,竹林下面,炊烟袅袅上升,这时,一只只的鸡在鸣叫。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在竹林之下,炊烟袅袅升起,这时,一阵阵的鸡啼声传来。这样写,就更加形象地表现出了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的生活图卷。
此诗语言朴实清新,自然流畅,意境优美,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