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郊原,黄芦小艇,清江万树丹枫。
山穷水尽,一望白云空。
夕照明霞点点,飞无影、几阵征鸿。
炊烟接,沉沉古径,远寺出疏钟。
朦胧凝望处,野塘凄寂,粉淡芙蓉。
听蓼花滩畔,叫彻寒蛩。
又是黄昏将近,人家里、夜阁灯红。
征衫薄,长亭短驿,客路卷西风。
满庭芳 秋景(壬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秋景》是一首描写秋季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的词作,由王国维创作于1905年,收录于《人间词》甲稿中。该词通过描绘水抱孤城、云开远戍、垂柳点点栖鸦等景象,展现了一个凄凉而萧索的秋日画面,并通过回忆往事与当前的落寞相映衬,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满庭芳·秋景》的创作背景与其艺术特色紧密相关。作为王国维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经历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词中“水抱孤城,云开远戍,垂柳点点栖鸦”等句,不仅生动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还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在艺术手法上,王国维采用了先景后忆的叙事结构,使得整个作品层次分明,情感丰富。《满庭芳》的命名也颇具深意,其来源于唐吴融“满庭芳草易黄昏”的诗句,同时与柳宗元“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也有联系,显示出词牌名称的独特性和历史渊源。
《满庭芳·秋景》不仅是文学艺术作品,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历史的重要资料。通过对《满庭芳·秋景》的学习和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还能够深入理解古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方式。
《满庭芳·秋景》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邃的文化底蕴,成为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这部作品不仅是欣赏古代诗词美的机会,更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