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令 和雨后听琴

稀疏红翠檐前滴,叶上珠圆。
墙外声喧。
爱听新凉起乱蝉。
逃名疑在青山麓,受用凉天。
一曲游仙。
拨碎西风指上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丑奴儿令·和雨后听琴》是明末清初诗人李元鼎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对这首词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李元鼎,字梅公,江西吉水人,天启二年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李自成军入京师时降清,授太仆寺少卿,后因事被论绞,免死,杖徒折赎。有《石园集》。
  1. 诗词原文
    稀疏红翠檐前滴,叶上珠圆。墙外声喧。爱听新凉起乱蝉。逃名疑在青山麓,受用凉天。一曲游仙。拨碎西风指上弦。

  2. 词作赏析

  • 艺术手法:《丑奴儿令·和雨后听琴》采用了典型的宋词押韵手法,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雨后的清新与宁静。词中的“红翠”形容屋檐上的雨水落下,落在绿叶上,晶莹剔透;“乱蝉”则形容雨后的自然景色,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 情感表达:整首词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之情,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个人心境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面对乱世的无奈和逃避现实的心情。

《丑奴儿令·和雨后听琴》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优美词作,更是一首蕴含着丰富情感和深刻思考的艺术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