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名曰霍乱。
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
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矢气,仍不利者,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
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方
人参(甘温)甘草(炙,甘平)白术(甘温)干姜(辛热)以上各三两
右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鸡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加减法: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
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
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
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
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
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
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一部中医著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古代医学典籍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全书包括了对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论述,以及预防疾病的方法等。

《伤寒论》是其中一部重要的部分,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辨证施治来治疗各种不同的病症,并且强调了药物的作用、剂量及使用方法的重要性。该著作在医学界有着极高的地位,在中医领域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而“霍乱病脉证并治”则是《伤寒论》中的一个章节,详细描述了霍乱这种疾病的具体症状和治疗方法。霍乱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或水传播给人类,并且在短时间内可以导致大量人群出现严重脱水、休克等症状。

在治疗方面,《伤寒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