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 素问 · 刺要论

黄帝问曰:愿闻刺要。
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是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肺,肺动则秋病温疟,泝泝然寒栗。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刺肉无伤脉,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刺脉无伤筋,筋伤则内动肝,肝动则春病热而筋弛。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胀腰痛。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铄胻酸,体解㑊然不去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素问·刺要论》是中医典籍之一,主要探讨了针灸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这部著作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世的医疗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1. 内容概述

  • 基本原理:该篇主要阐述了“以经取穴”、“以病求宜”的基本原则。
  • 操作指南
    • 针刺时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而不是盲目地使用大量针法或药物。
    • 在选取穴位和施术方法上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

2. 主要内容

  1. 病症与选穴:通过分析病症的性质、部位以及病人的体质等信息来确定适宜的针灸点位。
  2. 操作步骤:
    •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避免使用过多或不适当的治疗方法。
  3. 针法指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