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诗三首 其二

流离亲友思,惆怅神不泰。
素骖伫轜轩,玄驷骛飞盖。
哀鸣兴殡宫,回迟悲野外。
魂舆寂无响,但见冠与带。
备物象平生,长旌谁为旆。
悲风徽行轨,倾云结流霭。
振策指灵丘,驾言从此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歌诗三首 其二》是西晋文学家陆机创作的五言古诗,创作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时期,这一历史时期战乱频繁,政权更替,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首诗中,陆机通过描绘送葬的场景和哀悼亡者的言辞,展现了当时人们对死亡和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殡宫何嘈嘈,哀响沸中闱。中闱且勿欢,听我薤露诗”,表达了对亡者家属的同情与慰问,同时也反映了人们面对生死的态度。陆机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通过对丧礼场面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他对生命无常和死亡严肃性的深刻理解。

陆机在《挽歌诗三首 其二》中所表达的不仅是对亡者的哀悼,也是对生者的一种激励。他通过描写送葬的情景,传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死亡的尊重。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于死亡的庄重态度,还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陆机的《挽歌诗三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悼念亡者的诗歌,更是一篇反映当时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的作品。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精神,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