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诗三首 其一

卜择考休贞,嘉命咸在兹。
夙驾警徒御,结辔顿重基。
龙㡛被广柳,前驱矫轻旗。
殡宫何嘈嘈,哀响沸中闱。
中闱且勿欢,听我薤露诗。
死生各异伦,祖载当有时。
舍爵两楹位,启殡进灵轜。
饮饯觞莫举,出宿归无期。
帷衽旷遗影,栋宇与子辞。
周亲咸奔凑,友朋自远来。
翼翼飞轻轩,骎骎策素骐。
按辔遵长薄,送子长夜台。
呼子子不闻,泣子子不知。
叹息重榇侧,念我畴昔时。
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
殉没身易亡,救子非所能。
含言言哽咽,挥涕涕流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歌诗三首·其一》是晋末宋初的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诗歌,通过虚构自己死后的情景和对生死的看法,来安慰亲友不必过于悲伤。以下是对这组诗的具体介绍:

  • 创作背景:《挽歌诗三首·其一》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元嘉四年,即陶渊明逝世后不久。当时,诗人可能正处在人生和思想的一个转折时期。通过这些作品,陶渊明不仅表达了自己对死亡的深刻理解和感受,还反映了他对生死观念的独特见解。
  • 主题内容:这首诗的主题集中在表达生命终结的必然性以及生与死的辩证关系上。陶渊明通过对生死的描写,传达了他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亲友离世的哀伤。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等,形象地描绘了他对于死亡后状态的想象。
  •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陶渊明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创造了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诗句,如“舍爵两楹位,启殡进灵轜”,这些句子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加深了读者对于诗人情感和思想的理解。

《挽歌诗三首·其一》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描绘生命终结时刻的画卷。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