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介绍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注解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赏析
明钟惺《唐诗归》:奇露语开却中晚。
明黄周星《唐诗快》:尖巧语,却非由雕琢所得。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相关推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下面将按照原诗的顺序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1. “碧玉”与“妆成一树高”: - “碧玉”在这里用来形容柳树新长出的嫩叶颜色翠绿,如玉石般晶莹。 - “妆成一树高”则是通过拟人化手法,形容柳树的新叶如同女子化妆后打扮得亭亭玉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2. “万条垂下绿丝绦”: - 这一句描述的是柳树的枝条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咏柳》。 一、首联:“日近烟饶还有意,东垣西掖几千株。” 1. 关键词:“日”、“烟”:描绘了时间(早晨)和氛围(朦胧)。 2. 注释:这里用“日近”表现时间接近傍晚,用“烟饶”形容环境被晨雾笼罩,增添了一份静谧与朦胧感。 3. 赏析:这一句以景入情,借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的喜爱之情。 二、颔联:“牵仍别恨知难尽,夸炫春光恐更无。” 1. 关键词:“牵仍”
注释: 弱柳受到惊风的吹拂会自伤,暮色中更添了思念之情。 曾经随着高低不平的大道随风飘荡,敢于挑战高高的栏杆比试长短。 萦绕在台阶上时忽高忽低地飞舞,扑倒在水池中时像雪花和寒霜一样飘洒。 不要让它被岔路上的行人频繁攀折,渐渐地它垂向庭院的厅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柳枝随风摇曳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首句“弱植惊风急自伤”,描写了柳树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仿佛是受到惊吓的植物
【注释】 袅(niǎo)雨拖风:形容柳枝被风吹得摇摆不定,像被雨淋湿了一样。 玉纤:美人的纤细手指,这里指柳枝。 观音手里时:观音菩萨手中拿着杨柳枝,常在寺庙中供人礼拜。此处借指杨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柳树。诗人通过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风中柳树的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日里的美景。 首句“袅雨拖风不自持”,写柳条在风中摇曳,像被雨水淋湿了一样。“袅”字用来形容柳条随风摆动的样子
【注释】: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自己与莺儿做邻居,不让它来做传情的使者。 细应和雨断,轻秪爱风裁:柳条细细的,随风飘舞,好像在和风雨说说话。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柳条好像能拂开锦绣的帘子,不要遮住了铜雀台的美景。 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灞陵有千千万万棵树,夕阳西下时,我正独自回家。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第二首。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共二十八个字,语言浅显易懂
【注释】 彭泽先生:指陶渊明。他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与官场同流合污,遂辞官归田,后被贬为彭泽县尉。翠叶芳条:柳树的嫩叶和嫩枝条。春:春季。 【赏析】 此诗首句以景起兴,写诗人对柳的喜爱之情,并点明柳树的种植地点是彭泽县。次句直抒胸臆,写诗人对柳的喜爱之情,意谓自从陶渊明之后,人们才真正懂得了柳树的品格。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柳条袅娜地随风摇曳,映照着如玉般的楼阁。 半垂的柳枝在桥上半垂,如同流水般流淌。 今年柳树枝条逐渐变得密集,却依然无法摆脱春风的骚扰。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柳树的婀娜多姿和春天的景象。首句描绘了柳树随风摇曳,映照出玉楼的美丽画面。第二句则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柳枝的柔美和生命力。第三句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尽管柳树的生机勃发,但春天的天气仍不稳定,风还是无法平息。整首诗语言优美
灞桥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把长条绊得人。 注释: 1. 灞桥:位于今陕西省境内的灞水北岸,古代为长安通往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 2. 晴来:天气晴朗的日子。 3. 频:多次、频繁。 4. 相偎相依:相互依偎、紧靠着。 5. 自家:自己。 6. 飞絮:柳絮,飘落下来像羽毛一样的小物体。 7. 犹:仍旧、仍然。 8. 绊得人:妨碍了行人。 赏析:
【注释】 风外:风的外面。挂帘:垂挂着帘子。夸软甚:称赞柳树多么柔软。盘砌:盘曲的台阶。奈、何:无奈,无可奈何。骊驹:古代送别时所唱的曲调。尔:你。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风中欣赏着垂帘迎人的柳枝,不禁赞颂其柔美;雨中观赏那盘曲的台阶,也感到无以言表。最后两句则由人及柳,感叹草木有情,最擅长唱歌。此诗虽咏杨柳,却从杨柳写人。 首句“风外挂帘夸软甚”,写风吹帘动,杨柳轻摆之态
注释: 1. 绿蛾缘条立春后,金蛹抱花寒食前。 - "绿蛾"指的是柳树的新叶,春天时新叶嫩绿如同绿色的蛾子,“缘条”是沿着枝条生长的意思。 - "金蛹"指的是花朵,春天时花朵绽放如金色的蛹,“抱花”是花朵环绕着枝条开放的样子。 - "寒食前"指的是清明节前的寒食节,这是一个传统的节日,通常在这一天会有禁火的习惯。 2. 行人折罢自欲去,更罥长梢留客鞭。 - "行人"在这里指那些来观赏柳树的人。
诗句释义 1 春到枝枝是绿丝:春天到来时,柳树的新叶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如同细细的绿丝。 2. 秋来叶叶是愁眉:秋天来临时,柳树的叶子逐渐变黄并落下,给人一种忧伤的感觉。 3. 灞桥何限经行者:灞桥是一个著名的古代桥梁,有很多行人经过这里。 4. 不记寻花系马时:诗人忘记了自己曾经在灞桥寻找过花和马匹的情景。 译文 春天到来,柳树枝条都变得绿油油的,就像一根根绿色的细丝;到了秋天
诗句释义与赏析 咏柳 东君于此最钟情,妆点村村入画屏。 注释: "东君"指的是春天的使者,即东风。"最钟情"表示非常喜爱,这里用来形容春风对柳树的喜爱。"画屏"则指美丽的风景或事物,这里比喻柳树如同画中的美景。 向我无言眉自展,与人非故眼犹青。 注释: 诗人似乎感受到春风的无声赞美,使得柳树枝条自然地展开,无需言语便展示其美丽。"眉自展"形容柳枝随风摆动,如同女子的眉毛轻轻展开
【注释】: 天下风流无绿杨,一春生意别离乡。 柔根恐是离肠结,未折长条先断肠。 注释:天下的柳树都是绿色的,而杨柳却是白色的,因此说“天下风流无绿杨”。“一春”指一年之中,“生意”指生机,“别离乡”指离别故乡。 柔根恐是离肠结,未折长条先断肠。 注释:“离肠结”比喻柳树的柔嫩枝干与离乡人的思乡之情相联系,故说是“离肠结”;“未折长条先断肠”,是说柳条尚未折弯就已折断,形容离情之深。 赏析:
注释: 柳树的景色映照在溪头,色彩深浓。诗翁把这种美好的景致收拾起来,寄给清人吟哦。 晚风吹散千般丝缕,巧妙地系住游人的心,使他们夜夜思念。 赏析: 此诗描绘了柳树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首句“柳色溪头相照深”描绘了柳树的景色,色彩深浓;第二句“诗翁收拾寄清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景色的喜爱和珍惜,他把它们收拾起来寄给清人吟哦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第一句:“一撮娇黄染不成。” - 关键词解释:“娇黄”指的是柳树的嫩芽初露时的黄色,这里用以形容柳叶的色彩。 - 翻译为现代汉语:“一撮娇黄”即指那些刚开始露出尖尖角的柳叶,它们的颜色是那么的嫩黄,似乎还未完全成熟,仿佛还带有些许青涩。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春天里柳树的景象,那些刚刚冒出地面的柳叶,带着生命的活力和春天的气息。 第二句:“藏鸦未稳早藏莺。” -
《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释: 乱条犹未变初黄——乱:参差不齐;犹:仍然;黄:指黄色的嫩叶。 倚得东风势便狂——倚:依靠;势:形势或趋势;便:便当,就。 解:明白,懂得。 把:用。 飞花蒙日月——蒙:遮盖。 不知天地有清霜——不知:不明白;清霜:白色的霜。 赏析: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长安时所作,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四句二十八字
咏柳 带缓何曾绾,眉长未见愁。 青青缘御路,郁郁映金沟。 乱絮凌空荡,繁丝逐吹流。 传闻隋水上,千树拥迷楼。 注释: ①何曾绾:何曾用结来绾住,比喻柳枝随风飘拂的样子。 ②眉长未见愁:形容柳树枝条修长,却并不表示忧愁,而是给人以美的感受。 ③青青缘御路:指垂柳的枝条在御路上生长。 ④郁郁映金沟:形容柳树的颜色和光泽与金色的河水交相辉映。 ⑤乱絮凌空荡:柳絮在空中飘荡的样子。 ⑥繁丝逐吹流
贺知章(约659年—744年),字希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诗人,李白的粉丝。有“诗魔”之称,被誉为“诗佛”。他是唐越王李贞之后,工部侍郎贺朝之子。其诗以绝句见长,尤其是七言绝句。他的诗歌大多反映离乱之作和个人感慨,作品有《全唐诗》录存一卷。他与包融、徐彦伯、崔国辅、杜审言合称“吴中四士”,都是盛唐时期著名的文人。} 诗句: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 译文
【注释】 秦淮:古时南京的别称。 柳色:指秦淮河畔的柳树,因水而柔嫩、婀娜。 丝:比喻柔软的柳条。 澹荡:水波荡漾的样子。 明月一湾开水阁,何人吹彻玉参差(liú):月下,一弯新月映照在江面上,水阁中有人吹着笛子,那笛声清脆悠扬,如玉一般参差不齐。 何人吹彻玉参差:谁在吹奏着这玉音般的曲子呢? 【赏析】 “秦淮柳色弱于丝”,写景。秦淮两岸,柳色葱笼,春光明媚,绿柳垂挂,犹如细丝柔缕般轻柔。
【释义】:烟柳青青,柳条青翠,柳叶已长齐了。半帘红日小莺啼。 玉栖人静悲横笛,寂静的居室,悲伤地吹奏横笛。惟有东风把春风吹向西。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心情。 前两句“柳青青,叶已齐”是写景,“烟柳青青”,是说柳树长得浓绿茂密;“青翠”“齐”,都是指柳叶的颜色、大小。“叶已齐”即柳叶已经长得一样长,说明已经是春天了,因为只有在春天,杨柳的枝条才能长得既浓绿又茂盛
诗句解释 - 灞桥无恙绾离忧:灞桥,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是古时人们离别的地方。这里的“绾”指系住、挂住,表示牵挂或留恋之意。整句话意味着在灞桥边,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我仍然被别离的忧愁所困扰。 - 忽见扬鞭紫陌头:紫陌,指紫色的官道。扬鞭,挥动马鞭的动作。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突然在某个地方看到有人骑马扬起马鞭的场景。可能是指他偶然遇见了某人,或者是某种景象触发了他内心的感触。 -
注释: 照影盈盈拂自垂,受风缕缕弱还吹。 关山笛里思归引,灞水桥边恨别枝。 翠黛莫因春去损,纤腰乍向月明移。 可怜空傍章台老,欲惜凋零更有谁。 赏析: 这是一首咏柳诗,诗人通过对柳树的描写寄托自己的情感。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是对柳树的不同方面的描写和感慨。 第一句“照影盈盈拂自垂”,写的是柳树的影子在水中摇曳,仿佛在自舞自乐,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感觉。第二句“受风缕缕弱还吹”
注释:春天归来,禁柳开始变绿,参差不齐,每一片叶子都像笼罩在烟雾之中。每一棵树都是垂挂着枝条。 怕有长条迷凤辇,临风折尽向南枝。 赏析:这是一首咏柳诗,通过描绘柳树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首句“春归禁柳绿参差”,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禁柳逐渐变绿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第二句“叶叶含烟树树垂”,进一步描绘了柳树的景色,每一棵柳树都像是笼罩在烟雾之中,显得朦胧而神秘
诗句释义: 1. 细雨斜风几日晴,劳劳亭畔又清明。 - 细雨斜风:描述春天的天气,细雨和斜风是春季常见的气候特征。 - 几日晴:虽然天气多变但最终迎来晴朗。 - 劳劳亭畔:一个具体的地点,劳劳亭,在此处可能指某个著名的古亭,常用于文人聚会。 - 又清明: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用以纪念先人。 2. 飞花澹澹无颜色,送客依依有性情。 - 飞花澹澹:描述了飘落的柳絮,轻盈、细腻。 - 无颜色
【注释】 ①陶钧:陶冶,培养。②杳冥:深奥幽暗。③独喜:偏爱。④翠色:青翠之色。⑤秋露:秋天的露水。⑥飘零:随风飘落。 【赏析】 这是一首咏柳之作。诗人从春到秋,把柳树比作一位贤淑的女子,写其柔美、多情、易受伤害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柳的赞美和同情。 诗的前两句“春风吹破万条青,一气陶钧未杳冥”中,用“一气陶钧”形容风力强劲,吹破柳枝,形象描绘出柳树被春风刮得摇摇欲坠的情景。“陶钧未杳冥”
诗句解释与赏析: 第一句:“有客攀条感旧游,依然风景画桥头。” - 关键词: 客、攀条、感旧游、风景、画桥头 - 注释: 这句描绘了一位访客在柳树下攀爬枝条,回忆起过去的游历,这里的“风景”指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色。 - 赏析: 诗人通过“攀条感旧游”这一动作,传达出一种怀旧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 第二句:“青帘沽酒烟中市,银甲调筝水上楼。” - 关键词: 青帘、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