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裘致中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分析诗句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最后赏析表达技巧及诗人的情感或观点。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句来分析。“独坐小窗下,幽蛩不绝鸣”的意思是:我独自坐在小窗之下,耳边传来阵阵蟋蟀的悲鸣。“幽蛩”即“蟋蟀”,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表现秋天萧瑟气氛的意象,这里指秋虫鸣叫,渲染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青天孤月静”
【题解】: 本首题画诗为诗人在归途中所见青山、苍莽、云户、水边松等自然景观而写。全诗四句,前两句描写了诗人的所见;第三句描绘了诗人所想;末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注释】 1. 屋傍青山下:指诗人所居之处紧挨着青翠欲滴的山。 2. 人归苍莽中:指诗人归来时已置身于苍茫莽野之中。 3. 未开云外户:指尚未推开窗子,就已听到了从天边飘来的云声。云户,指云雾缭绕之门户。 4. 先听水边松
【注释】 秋月:指月亮。园亭当水中,两岸芦花雪:园亭在湖中(或池塘),两岸的芦苇如雪一般白。 夜深人未眠,碧水荡秋月:深夜里没有人睡觉,清澈的水面上飘动着月亮的影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景图。首句“园亭当水中,两岸芦花雪”,描绘了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在湖水之中的景象,两岸的芦苇像雪花一样洁白,给人一种静谧、清新的感觉。第二句“夜深人未眠,碧水荡秋月”则是描写深夜时分
小窗闲坐月朦胧,望断天涯思不穷。 黄蝶乱飞花影里,却疑春在杏花中。 诗句注释 1. 小窗闲坐月朦胧:描述一位女子在小窗旁静坐,月光朦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2. 望断天涯思不穷:表达主人公因思念远方之人而心绪绵延不断。 3. 黄蝶乱飞花影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使得花朵的影子也变得凌乱无序。 4. 却疑春在杏花中:虽然春色已深,但仍怀疑春天似乎藏在盛开的杏花之中。 译文
南浦月下 孤舟横野渚,明月照当空。 十年江海意,疑在小亭东。 注释:这首诗的标题是“南浦月下”,通过描绘南浦河边的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赏析:这首诗以“南浦月下”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南浦河边的场景和夜晚的月光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同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准确指出诗句所写景物;②简要分析诗句描写的景色的特点及其作用;③评价该句在全诗中的作用;④指出该诗句运用的手法。 本题要求赏析“连雨”这首诗,首先要对诗作有整体把握,然后逐句分析。注意抓住意象,理解意境,体会情感。“久雨阶前铺绿衣,烟迷竹树影稀移”,此句写雨后的景象,“雨过天晴,雨滴落尽
【注释】 依依杨柳:杨柳枝儿轻轻摇曳。 苍苔:青苔。 桃花:桃树的花朵,亦称“桃李”。 此际:此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景色的美丽和燕子的悠闲生活。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依依杨柳映苍苔:杨柳枝条轻轻摇曳,青苔上长满了小草。这句诗通过描绘杨柳、青苔、小草等景物,展现了春天的自然美。 满树桃花映日开:桃花树上开满了桃花,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这句诗通过描绘桃花、阳光等景物
【注释】 1.翩翩:形容黄叶随风飘落的样子。 2.江风:指秋风。 3.月满江亭:月亮高挂在江边的亭子里。 4.黄菊酒香:用菊花泡制的酒,香气四溢。 5.人已醉:饮酒的人已经喝醉了。 6.白蘋(píng):一种水草,泛指秋天的江水。 7.度哀鸿:飞过江面的孤雁。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江景图。首句以“翩翩”二字描绘黄叶飘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接下来
. 莲塘:荷花池塘。 2. 溪水流东去:小溪向东流去。 3. 垂杨(柳条)对我门:柳树依依,对着我家的院门。 4. 凄凉断桥路:凄凉冷落的断桥小路。 5. 残月照黄昏:残月在黄昏中闪烁,照亮了断桥。 译文: 我站在门前的柳树下,看着小溪向东流去。那荒凉的断桥小路,只有残月在黄昏时分发出微弱的光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寂寞的夜晚景象。诗人站在门前的柳树下,看着小溪向东流去
【解析】 本诗首句“江上水正平”中的“平”字为关键词。“平”即平静,此处指江面水势平静如镜。次句“日照西江口”中“日”字是关键词。“日”为太阳,这里指的是太阳在西边江口的映射。第三句“远树一尺长”中的“树”字是关键词。“树”指树木。第四句“岸润风吹柳”中的“岸”字是关键词。“岸”指岸边。 【答案】 译文:江面上的水平静如镜,太阳在西边江口投下倒影。远处的树木伸长一尺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