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阁叠危壁,瑞因千古名。
几连扬子路,独倚润州城。
云近衔江色,雕高背磬声。
僧居上方久,端坐见营营。
题甘露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甘露寺》是唐代诗人曹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曹松,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附近)人,其生平和作品主要反映在《全唐诗》中,收录其140余首诗作。
曹松的这首诗描绘了甘露寺北轩所见之景。诗的开篇“香门接巨垒,画角间清钟”,便以宏大的气势勾勒出寺庙宏伟的景象。接着,“北固一何峭,西僧多此逢”,通过描述北固山峻峭的地势及众多僧人在此相遇的情形,表达了对寺院地理位置和佛教文化的尊重与赞叹。而“天垂无际海,云白久晴峰”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描绘了天空辽阔、大海无边以及云层如洗的画面,给人以空灵、宁静之感。
曹松在诗歌中使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汇,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旦暮然灯外,涛头振蛰龙”一句,不仅描绘了寺庙夜晚的灯火辉煌,还通过“震蛰龙”这一意象,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神秘色彩,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题甘露寺》作为一首描写佛教圣地的诗作,不仅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映,也是诗人个人情感与艺术追求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发现曹松在艺术表现上的独特之处,他善于运用炼字、炼句的技巧,将复杂的情感和景物巧妙地融入简洁的语言之中,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题甘露寺》不仅是曹松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仅可以领略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够深入理解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佛学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