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府归期断,芳洲别思迢。
黄金作人世,只被岁寒消。
归思
介绍
。
《归思》是元代作家张可久创作的一首散曲,收录于《全元散曲》,作者张可久(1260年-约1324年),字小山,号云庄,又号玉壶。汉族人,庆阳府合水县(今属甘肃省)人。
作品原文
归思 归思难罢,春梦亦惊。
不问烟波与花港,
只愁风雨和江岸。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译文
古诗简介
《归思》是元代作家张可久创作的一首散曲。这首小令写的是作者在春梦中思念家乡的情景。“不问烟波与花港”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只愁风雨和江岸”,则又表达了他对旅途奔波生活的
相关推荐
注释:紫府是道教中所说的天帝所居之处,这里指代天上。芳洲指长满花草的江中沙洲,这里比喻故乡。断指断绝,没有希望;迢指遥远。黄金指富贵、美好的东西,这里比喻人世间的一切。岁寒指冬天,这里借指时光易逝。消指消逝、消失,这里借指美好的事物被消磨。 赏析:这是一首抒写游子思归之情的小诗。诗人在长安时作客他乡,思念家乡,盼望回归,而回归无望,只得寄情于自然,以抒发自己的愁思与哀怨。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要求考生对“归思”进行赏析,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如“蓟北风烟空汉月,湘南云水半蛮边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答赵德麟》。全诗如下: 归思 陶公归思定如何,山郭春风长薜萝。 直道当官惟任拙,庸才负禄祗惭多。 江山实自辞家隔,日月虚随闭户过。 点点飞鸿向天末,忧端不类泽中歌。 注释: - 陶公:指陶渊明。他以归隐田园为志向,有“归去来兮”之称。 - 归思: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山郭:指山中的城郭,泛指故乡。 - 春风:春天的风,常用来比喻故乡的温暖和亲切。 - 薜萝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以及赏析: 1. "一疏高天听肯卑":这是诗人对自己仕途的期待和希望,他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被高天上的神灵听到,得到认可和尊重。这里的“疏”指的是疏政,即远离官场;“高天”则指神灵或者上级领导;“肯卑”则表示愿意低声下气、谦卑地请求。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成功的强烈期望和自信。 2. "春程日日改归期":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注释】: 归思:怀念家乡的心情。 落叶寒相依,游子惜幽独:落叶在秋风中萧瑟地飘落,相互依偎着,游子爱惜自己在这寂静而孤独的旅途中。 老马怀故槽,垂头向残仆:老马怀念旧日的马槽,低下头来对着已经空荡荡的马槽。 劳劳未敢归,家人正饥腹:他不敢回家是因为心里牵挂着家里,家里人肚子正饿着。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位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人借落叶的萧瑟、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归家路上的艰辛等景象
《归思》 鹏抟万里馀,不如沙上凫。 凤翔千仞表,不如屋上乌。 凫雏能傍母,慈乌能反哺。 鹏凤虽高举,二鸟之不如。 我为浮名累,别母来京都。 定省一以旷,音问亦云疏。 不胜孺慕情,泪下沾衣裾。 如何天性恩,乃为名利渝。 拂衣便东归,慰我堂上慈。 怀哉凫与乌,吾与尔为徒。 注释: 1. 鹏抟万里馀 - “鹏飞”在这里比喻志向远大的人或事,“抟”是盘旋的意思。 2. 不如沙上凫 -
归思 闲阶露白草离离,空馆萧条有所思。 红烛夜残归梦后,黄花人瘦倚楼时。 山城乱杵催寒早,官阁疏钟到枕迟。 孤客独眠听不得,梧桐叶上自题诗。 注释: 1. 闲阶露白草离离:闲适的台阶上,白露沾湿了草,显得格外凄凉。 2. 空馆萧条有所思:空荡荡的馆舍里,我满怀愁绪在思念着什么。 3. 红烛夜残归梦后:夜晚,当红烛燃烧殆尽,我回到了梦中。 4. 黄花人瘦倚楼时:秋天,黄色的菊花已经凋零
归思 闲阶露白草离离,空馆萧条有所思。红烛夜残归梦后,黄花人瘦倚楼时。山城乱杵催寒早,官阁疏钟到枕迟。孤客独眠听不得,梧桐叶上自题诗。 注释及赏析: 1. 闲阶露白草离离 - 译文: 庭院的石阶上露水沾湿了白色的草,显得格外清冷而稀疏。 - 赏析: 这句诗通过“露白”和“草离离”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孤独时的心境与环境相契合。 2. 空馆萧条有所思 - 译文:
【注释】 归思:思念故乡。 崎岖客路:指仕途坎坷、道路艰难。自今难:从此再难。造化,大自然,指命运;狎弄丸,玩弄小球。幼稚的儿童骑在竹马(即竹制的马)上玩耍。英雄,指有才能的人。有泪洒金鞍,有泪水滴在金鞍上。徒删白蠹千篇古,未割青毡半席寒:徒然删除那些积满蠹虫的古书,没有割去那半席青草以御寒。青毡,青色的垫子。比喻草木。我亦扁舟思故国:我也乘着小船思念我的家乡。扁舟,小船。下长干,到长干去
归思 归帆几日挂双蒲,夜夜寒螀恼病夫。 太守欲过应仲远,故人殊愧阮元瑜。 悲来天地思尘甑,老去河山惜锻炉。 惟有百年零雨恨,惊魂预恐怯江湖。 注释: 1. 归帆:指回家的船帆。 2. 双蒲:用蒲草制成的蒲团。蒲团是古代文人常用的坐具,象征着归家。 3. 寒螀(jiāng):秋蝉,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 4. 应仲远:不详。 5. 阮元瑜:不详。 6. 悲来天地思尘甑:形容诗人因思念亲人而感到悲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的五言古诗《归思》。 第一句“池塘午梦正依稀”,描绘了诗人在午后时分躺在池塘边休息时,梦境中的景色与现实相重叠的情景。池塘、午梦、依稀,这些关键词都带出了一种宁静、悠闲的氛围。 第二句“离绪频随柳絮飞”,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离绪,即离别的情绪;柳絮,春天柳树的种子,随风飘散。这里用柳絮来比喻诗人的思念之情,如同柳絮一样,不断在空中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