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疏高天听肯卑,春程日日改归期。
躬如韦杜长宜曲,迹似湘山尽可疑。
鶗鴂欲传何地语,辛夷偏发故园枝。
朝来短发犹堪把,懒向青铜问几丝。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以及赏析:

  1. “一疏高天听肯卑”:这是诗人对自己仕途的期待和希望,他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被高天上的神灵听到,得到认可和尊重。这里的“疏”指的是疏政,即远离官场;“高天”则指神灵或者上级领导;“肯卑”则表示愿意低声下气、谦卑地请求。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成功的强烈期望和自信。

  2. “春程日日改归期”: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人们开始规划未来的时候。诗人用“春程”来形容春天的行程,而“改归期”则表示随着春天的到来,他的工作或计划也会有所改变或调整。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的工作或生活状态在春天发生了变化。

  3. “躬如韦杜长宜曲”:这里引用了《诗经》中的典故,韦杜是指古代的两位贤臣,他们的行为总是符合规矩,为人处世之道。诗人将自己比喻为这两位贤臣,表明自己应该遵守规矩,行事圆滑,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4. “迹似湘山尽可疑”:这里的“迹似”可能是借用了屈原的《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诗人对于前途的不确定感。而“湘山”则是湖南的象征,这里可能暗指湖南的山水景色。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前程的迷茫和担忧。

  5. “鶗鴂欲传何地语”:这句诗引用了《楚辞》中的“鶗鴂鸣兮鶗鴂鸣”,鶗鴂是一种鸟类,它的叫声常常被视为离别的信号。这里诗人可能用鶗鴂的叫声来象征自己的离别之愁。

  6. “辛夷偏发故园枝”:辛夷是一种花,它的花朵通常用来装饰节日。这里诗人用“辛夷”来代表家乡,而“发故园枝”则表示故乡的美景正在盛开。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7. “朝来短发犹堪把,懒向青铜问几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焦虑和无奈。诗人担心自己的头发已经稀疏,但仍然坚持去做事。而“懒向青铜问几丝”则表示诗人不愿意去向青铜询问自己的头发数量,而是选择不去关注这些琐碎的事情。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不屑和超脱。

这首诗以“归思”为题,通过描绘诗人对自己仕途的期望、对前程的迷茫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同时,通过对《诗经》、《楚辞》等古典文化的引用,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