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舍

燕雁下秋塘,田家自此忙。
移蔬通远水,收果待繁霜。
野碓舂粳滑,山厨焙茗香。
客来还有酒,随事宿茅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村舍》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村舍》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陆游,字务观,号放翁,生于公元1125年,逝世于公元1210年。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不仅在诗歌、散文、词作方面有卓越成就,而且在政治上也有较高的建树,曾担任过宰相等重要职务。陆游的一生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和不懈追求,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时事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同情。其中,《村舍》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对农家生活的关心和对劳动人民苦难的同情。

  2. 作品原文及译文

  • 原文:
    剥啄敲村舍,丫叉揖主人。
    新墙拆龟兆,疏瓦断鱼鳞。
    红粒炊畲粟,青烟郁涧薪。
    得床思熟睡,寒犬苦狺狺。
    门巷桑麻暗,庖厨笋豉香。
    僮奴课鉏菜,婢子学烧糠。
    贫任青春过,闲知白日长。
    非关爱疏嬾,无事可成忙。
    空谷人稀到,新寒病顿轻。
    晨霜催小猎,宿雨润新耕。
    草莽秦驰道,云烟越故城。
    千年不磨灭,惟有暮山横。
    过埭六七里,并江三四家。
    潮生鱼沪短,风起鸭船斜。
    芯守桑麻业,长无市井哗。
    生理嗟弥薄,吾居久未完。
    蝶飞窗纸碎,龟坼壁泥乾。
    小雨牛栏洷,微霜碓舍寒。
    晚禾虫独少,邻里共相宽。
    筱屋枫林下,柴门芡浦旁。
    先鸣鸡腷膊,徐上日苍凉。
    服药贫宁辍,观书老有常。
    仍须教童徲,世世力耕桑。
  • 译文:
    剥啄声敲着村舍门,丫叉般地欢迎主人。
    新的墙壁像乌龟的尾巴一样,破旧的瓦片断裂如鱼鳞。
    红色的米饭煮在竹篮里,青色的烟雾弥漫在溪边。
    得到一张床就想熟睡,冷狗吠得哀怨不停。
    门前巷后都是桑麻掩映,厨房里飘来笋子的香味。
    僮仆在田间除草,婢女学习烧糠取暖。
    贫穷只能任由青春流逝,闲暇时知道时间过得很慢。
    不担心关怀疏忽懈怠,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完成繁忙。
    空旷的山谷很少人经过,初冬的新寒让病重的人感到轻松。
    早晨的霜冻催促小动物狩猎,夜晚的雨水滋润了刚耕种的土地。
    草丛中的道路穿过秦朝,云烟中越过了越国古城。
    千年都不会磨灭,只有那暮色中的山峦横亘。
    从渡口走六七里路,能看到三四个邻居。
    潮水上涨使渔网上的鱼更少,风起使鸭船倾斜。
    坚守着种植桑麻的行业,长久以来没有集市喧闹。
    经济贫困让人叹息,我住的房屋还未能完工。
    窗外纸片被风吹散,墙上的泥土因龟裂而变干。
    小雨打湿了牛栏,微霜使碓石的小屋变得寒冷。
    晚上收完稻谷后,虫儿少了,村民们相互宽慰。
    在矮屋旁的枫林下,柴门旁的芡水旁。
    清晨的公鸡打鸣声嘹亮,慢慢升起的太阳显得凄凉。
    服药后身体虚弱的人不能停止吃药,晚年读书的习惯总是很稳定。
    仍然需要教育孩子们学习,世代都要努力耕作。
  1. 作品主题与思想
    《村舍》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农村的生活场景和农民的艰辛生活。诗人通过对农家生活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农民苦难的同情和关注。同时,诗人通过这首诗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担忧,揭示了当时社会政治的昏暗,民不聊生的现实状况。

  2. 艺术特色:《村舍》的艺术风格简洁明快,形象生动,情感真挚。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描写手法,如“剥啄敲村舍”、“丫叉揖主人”等,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的宁静和和谐。同时,诗人通过对农家生活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农民苦难的同情和关注。此外,诗中的许多句子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音乐美,读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

  3. 历史背景:《村舍》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发生,农民的生活极其艰难。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村舍》,不仅是对农村生活的描绘,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

  4. 文化意义:《村舍》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体现。它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对农民生活的热爱和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村舍》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农村的生活场景和农民的艰辛生活,更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苦难的同情和关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昏暗,民不聊生的现实状况。它的艺术风格简洁明快,形象生动,情感真挚。读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村舍》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体现。它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对农民生活的热爱和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