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注释】 乙酉: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闰五月,金兵攻陷建州(今福建建瓯)。 午日:指端午这一天。 山中避兵作:在山中避难。 戏炼丹砂辟虺蛇:用丹砂炼制符咒用来辟除毒蛇和蝎子。 竹阴蒲影日已斜:竹林里的阴影和蒲草的倒影已经偏斜了。 火榴比酒略红些:红色的石榴酒微微发红了。 缯缕漫悬兵气盛:红色的丝线随意悬挂着,战争的气氛越来越浓。 为年赊:为来年留下余地。 龙船却被战船遮:龙舟被战船遮蔽。
这首诗是一首闺情词,通过描绘女子对春天的依恋和对丈夫的思念来表达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译文: 害怕雨声惊寒,花儿自知,无端被风吹进小眉儿里。 起风落下花瓣,下阶迟缓。 窗帘垂着,香如结,一声啼鴃泪如丝。 归来重诉别离时。 赏析: 首句“怯雨惊寒花自知”:这句诗表达了女子对雨声的敏感和对冷气的警觉,同时也暗示了她的内心感受。这里的“花自知”可以理解为花朵对自己状态的自我感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浣溪沙 赠妓》。全诗如下: 杏子衫黄竹叶裙,桃花衬脸柳眉青。荷筒频倒绿珠倾。 豆蔻托胎春思软,海棠无力晚风轻。梨花深院掩朱门。 译文: 杏子色的衬衫配以黄色的裙子,桃花衬托着面颊柳枝般的眉毛显得更加青翠。荷花形的杯子频频倾倒着绿色的液体,倾倒出的绿液如同珍珠般倾泻而下。豆蔻年华的女子寄托了春天的柔情似水,而海棠花瓣无力地承受着晚风的吹拂,显得更加柔弱。在深院中
注释: 1. 珠溅鲛人泪欲霜:形容藕的质感和光泽,仿佛珍珠一般,溅落在人身上就像泪水一样。 2. 玉弯西子臂生香:形容藕的质地细腻,弯曲的形态犹如美女西施的手臂,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3. 欲分难断系丝长:形容藕的质地柔韧,即使想要分开也难以做到,因为它与丝线相连,非常牢固。 4. 漫忆猥红多少恨:形容藕的颜色鲜艳,让人想起了曾经的美好时光和遗憾。 5. 数声歌阕别莲房:形容荷花盛开时的情景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属小令。 衫著轻罗鹅子黄:穿着鹅黄色的春衫。 长堤绿树隐红妆:在长堤上,绿树掩映下,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新娘的倩影。 堆成锦绣月苍茫:如同织锦般的云霞,铺满整个天空,使月光显得黯淡无光。 绉同裙瓣绿,嫩荑鲜斗指尖长:皱褶像裙子的花瓣一样绿润,嫩芽像手指一样细长。 一春暄艳一春忙:春天充满了艳丽的景象,也充满了忙碌的生活。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游景色和人物的词句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风雨之夜独自在小窗中安睡的情景。 注释: - 槭槭(cuì):形容树叶声如风吹落叶。 - 撼(hàn):动摇、摇动。 - 潇潇(liáo):形容雨声淅沥。 - 蛩(qióng):蟋蟀,这里泛指秋天的虫鸣。 - 者般(zhe bān):这样的样子、情形。 - 香写(xiāng xiě):熏香燃烧时散发出的气味。 - 微烟(wēi yān):淡淡的烟雾。 - 闲睡鸭(xián
浣溪沙·钓台 作者:李之仪 淮水萧萧涌碧波, 落叶满地雁南飞。 王孙旧迹生莓苔。 烟迷云梦多情处, 易生哀愁故人归。 一饭英雄怀故台。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小令,借古喻今,以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全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上片开头两句,“淮水萧萧涌碧波”描写的是秋末冬初的景象,淮水在秋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碧波,落叶纷飞,一片萧瑟
下面是对《浣溪沙》一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 原文 照水新妆带梦催。懒拈针线下层台。小庭扶倦摘青梅。 愁听娇莺穿树去,怕看栖燕入帘来。雏鬟空自报花开。 - 译文 水面上新梳的妆容仿佛带着梦境般地催促着我,我懒得拿起针线穿过层层台阶。在庭院中,我感到疲倦,摘下了树上的青梅。 听着娇美的黄莺从树林中飞去,我害怕看到燕子飞进窗帘。我独自面对着盛开的花。 - 赏析
浣溪沙 舟雨 四望迷离路不通。 青山一片白云封。 看来天地有无中。 注释:四周望去,道路模糊不清,无法前进。眼前的青山如同一片被白布遮挡的物体,显得模糊而难以辨认。这让我感觉到天地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神秘而又模糊的界限。 乡梦欲随流水去,乡愁都付五更风。 冷烟一抹似情浓。 注释:我的梦想像流水一样逝去,我的乡愁全都寄托在五更的微风中。冷烟仿佛弥漫着浓烈的情感。 赏析: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山水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余寒尚峭怯春风”一句,写春景之“余寒”。这“余寒”是说春天的寒意还没有彻底消尽;“尚峭”是说还冷;“怯春风”是因为“花飞满地红”的缘故。这里用“余寒尚峭”来形容梅花盛开时春寒尚未完全退尽,突出了词人对梅的喜爱之情。 “起来无力倚薰笼”一句,写词人的慵懒。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起床后,没有力气靠香炉(熏笼)取暖。作者在寒冷的冬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