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诗句:紫陌珠軿挽碧丝。 译文:紫红色的小径上,一辆装饰着珠玉的车帘被轻轻拉起,仿佛是春天的细丝。远处,鹧鸪鸟的啼叫声在春光明媚的海棠枝头回响。 赏析: 《浣溪沙其四 春词》是清代女词人顾太清所作的一组词。顾太清,字子春,号太清,是满族出身的文学家、词学家。她精通词学,尤其擅长咏物和题画,她的词作以细腻婉约的风格著称。这首《浣溪沙其四 春词》便是她咏叹春天的佳作之一。
诗译: 浣溪沙其一 春词 十五纤腰学柳轻。东风无那惹流莺。渡江兰楫自相迎。红豆不将投薄幸,青鸾原只寄多情。碧桃花下坐调笙。 注释翻译: 十五六岁的女子穿着轻盈的衣裳,模仿柳树的柔美,她的腰身纤细如柳条。春风似乎也难以撩拨这柔弱的美态,反而引来了黄莺的欢快鸣叫。她乘坐着渡过江水的船只,船桨相互拍打发出清脆的声音。红豆不是用来向薄情寡义的人投去,而是寄托在多情的鸟儿身上。她坐在盛开的桃花树下
买断春风榆荚钱。 抛残红日柳丝鞭。 王系归去剧堪怜。 鹦鹉窥翻双陆局,珊瑚擘乱十三弦。 注释: 买断春风榆荚钱。 抛残红日柳丝鞭。 王系归去剧堪怜。 鹦鹉窥翻双陆局,珊瑚擘乱十三弦。 赏析: 《浣溪沙·春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作。这首词运用了上下问答的形式,围绕“春困”这一侧面,着意描写少女娇慵的神情意态。全词构思新颖,不落陈套,轻柔细腻,情致缠绵,清丽谐婉,多彩多姿
浣溪沙·古浪道中 马驮着万斛愁,萍踪远逐野云浮。新声听到古凉州。迎面晚山含日冷,夹车新水带冰流。浓春风景似深秋。 注释: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匹马驼来万斛愁”,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带着沉重忧愁的心境,就像马背上驮着沉重的负担一样。次句“萍踪远逐野云浮”,则表达了作者随波逐流、无拘无束的心境。第三句“新声听到古凉州”,则展现了作者对古代音乐的欣赏和喜爱。最后两句“迎面晚山含日冷
旅情 畏路风波不自难,绳床聊借一宵安。 鸡鸣风雨晓光寒。 秋草黄迷前日渡,夕阳红入隔江山。 人生何事马蹄间。 注释与赏析: - 畏路风波不自难:面对旅途中的波折和风险,我深感不安,难以自行应对。 - 绳床聊借一宵安:尽管环境艰难,但我通过借用一张小小的绳床来休息,以求得一夜的安宁。 - 鸡鸣风雨晓光寒:夜幕降临,伴随着鸡鸣声,风雨交加,清晨的曙光也带着寒意。 - 秋草黄迷前日渡:在旅途中
燕滑莺娇特地过,不禁琐碎上心窝。 起无聊赖卷湘波,一串游丝牵舞蝶,十层晴影矗群螺。香车钿縠奈他何。 注释: - 燕子在春日里轻盈地滑翔,黄莺也娇美地鸣叫,它们特意飞来,引起了我的注意。 - 我不禁被这琐碎的琐事所困扰,心中满是烦恼。 - 无精打采地搅动着湘江的波浪,仿佛是在寻找什么。 - 那一串飘舞的游丝牵动着飞舞的蝴蝶,层层晴朗的阳光下,群螺矗立不动。 -
这首诗的原文是: 浣溪沙 其二 春画二首 望去平林矬晚霞。 夕阳移影见檐牙。 杜鹃啼损杜鹃花。 小石砌边匀草甲,曲阑干外散蜂衙。 春愁毕竟有些些。 译文: 远远望去,那片平林上笼罩着晚霞的余晖。 夕阳的影子移动,映照出屋檐的形状。 杜鹃鸟啼声悲切,仿佛连它的花朵也被啼声所伤。 小石块砌成的路边,草地上的草皮被踩得平整如甲; 曲折的栏杆旁,蜜蜂飞舞成阵。 春天的忧愁,终究还是有些许的。 注释
这首诗的翻译和赏析如下: 译文: 半掩门帘,绿霞萦绕。轻歌慢舞,按着红色牙板。春风先到泰娘家。选梦正好时,暖被如春鸭。亲昵之人,鬓边蝉斜。不要将怨恨寄托在花朵上。 赏析: 首句“半下流苏罥绿霞”: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优雅的场景。诗人通过“半下流苏”这个细节,形象地展现了窗帘半开的情景,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绿霞”一词则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活力。
【注释】 1. 琼砌阴浓暑渐收:指庭院的台阶上,青苔覆盖着,显得格外幽静。琼砌,用美玉砌成的台阶。阴浓,浓密。 2. 梦回楼角夕阳幽:梦中回到了楼角处,那里有淡淡的夕阳余晖,显得十分幽雅。 3. 晚花香里上帘钩:傍晚时分,花香四溢,我轻轻地上了花架边的帘子。 4. 绿堕鸦鬟金雀隐:绿色的柳枝垂落,像乌鸦的发髻,而金色的鸟儿却隐藏起来。 5. 红斜宝袜玉肤柔:红色的裙子斜搭在膝边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李清照的《浣溪沙 其二》。这是一组写女子闺房生活的词,共两首。 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句释义: 1. 茉莉风凉沁洞房。 —— 茉莉花带来清凉的风,使房间充满了芬芳。 注释:茉莉,一种常见的香花植物,其花香可以带来清凉的感觉。 2. 琐窗斜月坠清光。 —— 斜挂在窗户上的月亮落下了清辉。 注释:琐窗,指窗户装饰得非常细致、精致。斜月,是指月亮倾斜地照射在窗户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