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注释】 庚戌:元朝至元二十七年,诗人时年26岁。文远:作者友人。传柑:即《咏橘颂》,相传屈原作,后常以咏橘自况。可人:可爱之人。紫金罂:盛酒的器具。春酲:指春天饮酒过多。楹:门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元夕佳节欢聚宴饮的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庚戌元夕”。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元宵”节。此夜家家都张灯结彩,通宵不眠,民间还流行着猜灯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作内容和语言风格的理解和分析。此题的答题区间主要是第一至第四句,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主”“客”所指,“庆佳辰”“庆寿辰”所指的内容以及“花甲才周第一巡”所表达的意思,“遐算比灵椿”的所指对象。第五到第八句的解答要抓住关键词“愿期”“更新”,结合词人对汪本亨的祝愿来回答。第九到第十二句的解答要结合“尧人”这一词语的含义来回答。最后一句要注意从修辞角度来赏析。 【答案】
【注释】 一剪梅 · 扇梅 斜绾香云倚镜台。春已输梅。人欲欺梅。护寒帘幕手初开。翠羽飞来。白雪飘来。 冷月寒云到玉阶。画角声哀。玉笛腔哀。春幡笑语遍城隈。传道阳回。喜是郎回。 【译文】 斜斜地挽着香云靠在梳妆台上,春天已经输给了梅花,人想要欺负那梅花。护住寒冷的帘幕,手刚打开,翠鸟飞来,雪花飘来。 在冷月寒云映照下的台阶上,传来凄切悲凉的画角和玉笛声,到处都是春天的笑声。城中到处都传道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离别的情感。首句“红满苔阶绿满枝”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气息。接着,“杜宇声声,杜宇声悲”描述了杜鹃鸟的叫声,以及它所表达的悲伤情感。然后,“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表达了爱情的美好与短暂,以及离别的痛苦。最后一句“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
【注释】 黄鹂:黄莺。绿阴:绿叶,形容树木茂密。碧柳:青绿色的柳树。风乱杨花:风吹动的杨花。月乱梨花:月光洒在梨花上。 梦魂赊:梦魂飘荡不定。人也天涯:人也像到了天涯一样远。花光人面绿窗纱:花朵的光影映照出人的面容,绿色的窗纱。红是桃花:桃花红艳艳丽。瘦是梅花:梅花清瘦而美丽。 【赏析】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鉴赏。解答此类题要仔细阅读原诗,理解诗意,体会情感。本题要求分析“越女含情竹上歌”一句的意境及作用。首先读懂诗句,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进行分析。从“越女含情”可以联想到古代歌女含情而唱的情景,从“竹上”可以联想到歌声在竹林中回荡的情景;“含情”“竹上”等字眼,营造了幽雅、清冷的氛围,与诗人孤寂凄苦的心情形成了强烈对比
一剪梅·姚太仆世所重九日枉驾小园,偶谈弇州先生小词,即依体口占一首见赠,因效颦寸首奉答 与君先后赋还山。我爱江山。君爱湖山。非关褊性合栖山。叵奈冰山。转忆云山。 投琼佳句到青山。仰止高山。弦绝牙山。而今宿草北邙山。梦破鱼山。泪洒牛山。 【注释】 1. 一剪梅:词牌名。 2. 姚太仆:指作者的朋友姚茂良。 3. 世所重:世上最重视的。 4. 枉驾:屈尊光临。 5. 弇州先生:指王弇州(王世贞)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作,然后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概括景物的特点;接着分析景物特点中蕴含的情感;最后分析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解读全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思想感情及作用。此词是酬答之作,应先明确酬答对象“世所重九日枉驾小园,偶谈弇州先生小词”,即姚世勋(太仆)。“传闻海上有仙山”二句是说传闻海上仙山蓬莱阁的传说
其一 为人性僻耽山远, 清静无为自守。 梦中了了见前村, 觉后空空无所有。 如寻小梅隐寒烟, 却到中溪采白苹。 念念心归日暮, 愁愁看尽春花残。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与朋友游赏名山时所作。作者以“梦”、“觉”二字作为贯串,表现自己对山林的向往和迷恋之情;而友人则以“淡冶”、“刻露”,来描绘山的明丽与秀美;同时,也暗寓自己虽身处繁华之地,但内心仍然怀念着山林,渴望远离红尘俗世。整首词语言优美
【注释】 一剪梅·答须竹所问 ①北海残碑:指唐李邕《岳麓寺碑》,刻于天宝三年(744),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有“书家之圣”之称的名碑。②烽烟:古时边境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争。③苍烟:指草木茂盛的景象。④湘灵:湘江女神。⑤雁柱:即瑟柱,指古代乐器筝上的弦柱。⑥清弦:指琴声悠扬,清脆悦耳。⑦壶天:指道家所说的仙境。⑧萱:一种花。⑨种芝田:指种植神草灵芝,比喻修身养性。⑩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