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愠
【诗句注释】 跏趺(jiāfú):盘腿端坐。默:沉思。鼻中息:指人的呼吸之气。知:了解,知道。促:急促,短促。始:开始。须:必要。知:了解,知道。久:长久。自长:自我增长。 日晚:傍晚。下:放下。行:行走。一遍:一次。石炉:指香炉,古代用以烧香的器具。几行香:指燃过的几炷香。 【译文】 盘腿坐着默默计数鼻子呼出的气,知道如何使呼吸变得深长。 日落时分起身在院子里来回走动一次
诗句释义: - 心无可了何须了:表示内心没有牵挂或问题,无需去追求。 - 道本无成作底成:表明事物的本质就是它的存在本身,不需要人为地赋予其意义。 - 野性好为泉石伴:形容人喜欢自然、宁静的环境,就像泉水、石头一样。 - 隐居不是为逃名:指出隐居并不是为了逃避名声和名利,而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译文: 心中没有任何牵挂或问题,何必再追求什么;事物的存在本质上就是它本身
【注释】 杂言:诗歌体裁,与古体诗、近体诗相对。 山中十日九日雨:指山中的天气多阴雨。 树头青青落不住:树上的绿叶没有掉下来。 白犬寻踪入草间:白色的狗顺着踪迹跑进了草丛间。 惊起竹鸡飞上树:被惊动的竹鸡飞起来落在树上。 【赏析】 《松岩杂言 其五》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前两句写山村的气候特征和树木的变化。“十日九日雨”,说明这里经常下雨,连十天有九天都是阴雨天。“树头青青落不住”
注释: 秋日阴天的电光在闪烁,我起来用洗沙锅煮藜糁。 在炉中细拨火种没有,邻寺的疏钟从重山那边传来。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秋日夜晚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首句“秋旦阴阴电光闪”,描绘了秋日阴天电光闪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第二句“起洗沙锅煮藜糁”,诗人早起煮藜糁,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第三句“细拨垆中火种无”,诗人在炉中细拨火种
【注释】 次韵:诗中第二人称,指对方所写之诗。高斋:指作者住所。清池:清澈的水塘。瓦鼎:古代陶制的锅或碗。十二时:十二时辰。天晓定回松下石:太阳刚升起时定在松林下休息。藓痕青上布伽黎:苔藓的痕迹映衬着古砖上的佛塔。 【赏析】 《次韵题高斋》这首诗是作者为朋友写的一首诗。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描绘出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田园画,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联“高斋寂寂俯清池,瓦鼎香浮十二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热》,全诗如下: 大地烁金石,禅心只晏如。 幽闲无浊虑,郁𡋯自清虚。 坐石频挥麈,临流看跃鱼。 优游三界内,寒暑不关渠。 注释: - 热:形容天气炎热。 - 大地:指整个世界或自然界。 - 烁金石:形容阳光强烈到连金属都能被照射得发光。 - 禅心:禅宗的心性,即佛心。 - 晏如:平静安详的样子。 - 幽闲:寂静闲适。 - 浊虑:浑浊的思考或忧虑。 - 郁𡋯(yóu)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深居迪元师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 悼深居迪元师兄 忆昔同参请,先师强健时。 一言未脱口,密意已先知。 更不从人觅,终能厚自持。 阴凉天下树,展卷且高吟。 ``` 注释与赏析: - 悼深居迪元师兄:怀念深居迪元师兄(师兄)的诗作。 - 忆昔同参请,先师强健时:回忆过去一起参拜请求指导的时候,那时师傅身体健硕。 - 一言未脱口,密意已先知
【注释】 筑室:建造房屋。凫溪:在今安徽休宁西南,为黄山北麓支脉。松门:指山间松树之门。家贫:家境贫穷。雀:这里指喜鹊,古人认为喜鹊是吉祥的象征。山好:山景美好。重苫草:指屋瓦漏水,所以用茅草修补。旋积苔:指屋檐上长满了青苔。绕檐:屋檐下种着梨和栗树。子孙栽:指给子孙留下一些财产。 【赏析】 此诗描绘了王山人草斋的生活环境以及他的简朴生活。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注释: 石门关外的险峻山峰,如同天梯一般,虽然艰难但却能到达。我在这里为云水之客,愿意和他们一起攀登。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攀登石门关时所写,表达了他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风貌。首句“石门关外天梯险”,描绘了石门关外险峻的山势,如同天梯一般,虽然困难但却能到达。次句“拚得身心到不难”,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即使身心疲惫也无所畏惧。第三句“为报五湖云水客”
闻蝉 侵晓堆桅坐,蝉声出树林。 分明宣祖意,何处有凡心。 历历消清梦,悠悠助独吟。 时人皆共听,谁谓少知音。 注释: 1. 侵晓堆桅坐:早晨时分,我靠在船头坐着,等待晨曦的到来。 2. 蝉声出树林:树上的蝉鸣声此起彼伏。 3. 分明宣祖意:这分明就是宣武帝的志向和抱负。 4. 何处有凡心:哪里会有普通人的心呢? 5. 历历消清梦:梦中的景象清晰可见。 6. 悠悠助独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