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孔炤
一鸣示儿 焦明生三雏,凭虚振其羽。 一雏巢阿阁,一雏罹网罟。 一雏能高飞,下视叹苞栩。 黄雀谢少年,青鸟报阿母。 凤凰来见稀,一鸣遂千古。 译文: 焦明有三个小鸡,它们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有一个小鸡栖息在巢穴的阁楼上,另一个则被捕捉到网中。 其中一个小鸡能够展翅高飞,向下观看时,感叹那些无法展翅飞翔的小生命。 一只年轻的黄雀向年长者致谢,而另一只年轻青鸟则报告给母亲消息。 难得一见的凤凰降临
【注释】 龙山:在山西永济县北。行:即“行路”。 百道雨奔雷:形容雨水密集,声如奔雷。 石桥摇欲断:石头砌成的桥梁因承受不住雨水的冲击力而摇晃。 山云足下开:山中云雾缭绕,仿佛脚下有云层被推开。 回头不教看:回头再看时,已经看不见刚才那片山云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753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春末夏初,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回洛阳途中写的。诗人由永济县北的龙山经过,看到山间云雾缭绕
我们来解读这首五言绝句的每个字词和诗句。 新设屯田:指设立新的屯田制度。 庙议既不与,屯田徒有名:表示在庙堂上讨论时,没有人支持屯田政策,因此虽然设立了屯田,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实际作用。 河北山东地,水利难与争:暗示了河北和山东地区水利资源丰富,而屯田制度难以与之竞争。 当先布赏格,有司乃奉行:建议应当首先发布奖励措施并实施,以便让相关部门遵守执行。 隐覈召民种,亦须三年成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赏析时注意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抓住关键词句,如“紫阁金茎”、“青龙扇匝迎丰岁”、“白兽尊开”等,然后结合注释和相关背景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答案】 (1)紫阁金茎露向晨,钟声催出日重轮:指皇宫中清晨的景象。紫阁是宫中的楼阁。金茎即承露盘,是宫中的装饰品,用来盛接露水。 (2)青龙扇匝迎丰岁,白兽尊开待直臣:用汉代张衡《西京赋》中的“青龙、白虎,朱鸟、玄武
归白鹿洞 虚将五岳挂桐丝,翠积东山晚不迟。阳鸟似驯芦叶性,秋虫不误蓼花期。 闭门仲蔚容非隐,对壁王郎未是痴。怯与江涛同上下,鹿湖清浅好风吹。 注释: 1. 虚将五岳挂桐丝:形容山势高峻,如同悬挂在空中的五岳一样。 2. 阳鸟似驯芦叶性:比喻鸟儿(可能是某种鸟类)像芦苇那样温顺。 3. 秋虫不误蓼花期:指秋天的虫子不会错过盛开的花期。 4. 闭门仲蔚容非隐:比喻隐居的人虽然紧闭门扉
【注释】 天池寺:位于江西铅山。文殊台:在天池寺中。 霁色:晴朗的天空。 东林:指东林寺,即天池寺。 影子:形容文殊台上莲花的倒影。 莲花:佛教中的圣花,这里借指文殊台上盛开的莲花。 未了:还没有结束。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游览江西铅山天池寺时的即兴之作。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秋日晴空、云绕石门的优美图景;后两句则写秋光晴霁,云散日朗,映照在文殊台上的倒影,仿佛莲花刚刚开放,美不胜收
【注释】 高阳池:指汉宣帝时的丞相魏相传所筑的高阳宫,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的偃师县西南。习家风景:习家花园。习家花园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旧居,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东南郊,以山水园林著称。日淡叠山苍:阳光渐渐淡去,群山显得苍茫。寒水:清冷的水流。留霜芰:留有露水的菱角(一种水生植物)。管:吹奏、吹响。暮杨:傍晚的杨柳。堤回马意:堤岸曲折回环,使人想起骑马时的情景。人想:人的心思。接䍠狂:指结伴而行。䍠
焦明生三雏,凭虚振其羽。 一雏巢阿阁,一雏罹网罟。 一雏能高飞,下视叹苞栩。 黄雀谢少年,青鸟报阿母。 凤凰来见稀,一鸣遂千古
庙议既不与,屯田徒有名。 河北山东地,水利难与争。 当先布赏格,有司乃奉行。 隐覈召民种,亦须三年成。 吁嗟恐不及,不如先议兵。 兵既不如议,田亦何由耕
铁船欲渡石门晓,秋光何事闲云绕。 忽然霁色送东林,影子莲花开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