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注释】 候骑:侦察兵。甘泉:秦时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居延:汉代郡名,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 出塞:即《出塞曲》,汉乐府民歌。 奔命:急行。 旗:军旗。 浮云影:形容旗的飘忽不定。 阵如明月弦:形容军队的阵容整齐划一。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边关将士生活的军旅歌曲。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边关将士出征的情景,后两句写军中严整的行列。“候骑”,指侦察骑兵,这里指从甘泉出发到居延来执行任务的将士们
【注释】 - 出塞二首·和杨素:这是一首边塞诗,作者杨素。 - 高秋白露团:秋天的清晨,露水结成了霜,像团团的白露一样。 - 上将出长安:指唐朝将领出征到边关。 - 尘沙塞下暗:塞外的尘土飞扬,显得昏暗无光。 - 风月陇头寒:月光下的风吹着陇头,感觉寒冷。 - 凝云迷代郡:云雾凝结在代郡上空,让人看不清楚。 - 流水冻桑干:河水冻结在桑干河上,看起来就像一条条冰凌。 - 烽微桔槔远
出塞 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徵兵广武至,候骑阴山归。 庙堂千里策,将军百战威。 辕门临玉帐,大旆指金微。 摧朽无勍敌,应变有先机。 衔枚压晓阵,卷甲解朝围。 瀚海波澜静,王庭氛雾晞。 鼓鼙严朔气,原野曀寒晖。 勋庸震边服,歌吹入京畿。 待拜长平坂,鸣驺入礼闱。 注释: 1. 穷秋塞草腓:秋天到了,塞外的草原变得干枯。 2. 塞外胡尘飞:塞外的天空中弥漫着尘土。 3. 徵兵广武至
出塞二首 · 其一 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 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 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 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 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 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 严刁息夜斗,辛角罢鸣弓。 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 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 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 注释: - "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在北方的沙漠以南地区还没有完全安定,汉朝的将领们又重新踏上了征战沙场的道路。
出塞二首·其二 汉虏未和亲,忧国不忧身。 握手河梁上,穷涯北海滨。 据鞍独怀古,慷慨感良臣。 历览多旧迹,风日惨愁人。 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 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 交河明月夜,阴山苦雾辰。 雁飞南入汉,水流西咽秦。 风霜久行役,河朔备艰辛。 薄暮边声起,空飞胡骑尘。 译文: 汉朝与匈奴尚未和解,我心中忧虑的是国家而不是自己。 在黄河边上我们握手告别,我站在北边的海边遥望远方。
【注释】 蓟门:即蓟北。指长城以北地区,泛指边塞。秋气:秋风。飞将:西汉名将李广,善骑射。出长城:从长城出击。绝漠:极远的沙漠,这里指匈奴或敌人。交河:汉代郡名。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是丝绸之路要冲。金鼓:古代战争中用来发出号令的器具。摧锋扬旆旌:挥军前进时所挥动的旗帜。旗上绘有“风”字,表示锐不可当。去去:犹言行行。终:尽、止。日暮:傍晚时分。动边声:使边境上的人们听到而惊动。 赏析:
【注释】 出塞:边塞风光,指从军出征。 飞蓬似征客,千里自长驱:比喻自己像随风飘荡的飞蓬,远行万里,孤身一人。 塞禽唯有雁,关树但生榆:在边塞上,只有大雁能自由飞翔;而在关口,只能看到榆树。 背山看故垒,系马识馀蒲:站在高高的山上,可以看见过去的营垒。 还因麾下骑,来送月支图:因为部下有骑兵,所以能够安全回家,带回了月氏国的地图。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写诗人奉命出塞征战的情景
出塞二首 · 和杨素 · 其二 边庭烽火惊,插羽夜徵兵。 少昊腾金气,文昌动将星。 长驱鞮汗北,直指夫人城。 绝漠三秋暮,穷阴万里生。 寒夜哀笛曲,霜天断雁声。 连旗下鹿塞,叠鼓向龙庭。 妖云坠虏阵,晕月绕胡营。 左贤皆顿颡,单于已系缨。 绁马登玄阙,钩鲲临北溟。 当知霍骠骑,高第起西京。 注释: - 边庭烽火惊:边境上战火纷飞,引起人们的震惊。 - 插羽夜徵兵:夜晚召集士兵,准备出征。 -
雕舆绣羽飒金风,晓发都城旭影红。 十部箫韶翻似海,三千车骑气如虹。
边关峰色翠芙蓉,万古堤防笑祖龙。 守德由来胜守险,金汤礼义是提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