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登东山》。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1句:“为爱东山一登眺,谢公游处事多违。”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东山的热爱之情。谢公,即谢灵运,是中国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的山水游记广为流传。诗人在这里用“谢公”来比喻东山的美,暗示自己喜爱东山的自然风光,但同时也表示自己的行为与东山的精神相悖。 第2句:“奕棋人去亭空在,洗屐池闲草自辉。” 这句诗描绘了东山景色的变化
松云庵次韵赠李方伯惟诚 山外楼台倚大荒,山中岁月静禅堂。 诗从左辖吟西寺,酒向东邻过短墙。 古树寒云迷去辙,空阶夜雨对焚香。 不须到处栽桃李,已有甘棠荫此方。 注释: 1. 山外楼台倚大荒:形容山外的楼台建筑在广阔的荒野上,给人一种空旷而辽远的感觉。 2. 山中岁月静禅堂:形容在山中的岁月宁静而平静,如同佛堂一般。 3. 诗从左辖吟西寺:诗人从左侧的官职出发,吟咏着西边的寺庙。 4.
【注释】 登台院:在今江苏镇江市北。答彭宪副:彭应科,字宪副,浙江人,曾任翰林院侍讲学士,与苏轼友善。 【译文】 夕阳斜照石桥高,柳树倒映春江水。 层层山峦笼着烟雨晴也雨,长江水波浴着阳光闪花光。 人生百年行役真如梦,满路残废令人可叹嗟。 溪边人家逢谷雨,又听租户索讨新茶叶。 【赏析】 《和彭应科登台园》是宋神宗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所作,当时徐州一带的农民正遭受连年的灾害
这首诗是一首送行诗,诗人冒有恒即将被派往武昌担任地方长官。 除书赫奕出明光,简命星郎牧武昌。 - 注释:除书是指任命官职的文书,赫奕是指辉煌耀眼的意思。简命星郎指的是被选为星郎,也就是星命官,负责管理天文。牧武昌指的是被派遣到武昌这个地方去治理。 -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冒有恒即将被派往武昌担任地方长官的场景。诗人用华丽的语言表达了对冒有恒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在新的岗位上发挥出色的才能
【注释】使君:古代对郡守、州牧的敬称。尊酒:盛情的酒宴。清江:指长江,因长江水色清澈而得名。白波:指江面白色的浪花。宿雨:昨夜或前一日留下的雨水。离离:形容树木繁茂的样子。上书:向朝廷呈递奏章。献绩:进贡政绩。玉京:指京城长安。秋未老:秋天还没有过去的意思,暗含希望之意。著先鞭:走在前列,率先行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汪大尹考绩时写的。诗中表达了汪大尹考绩赴任的欣喜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题,一定要认真研读诗词,逐句理解其意思。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等错误。“麟符”指皇帝所赐给的地方长官的凭证;“专城”指地方长官治下的城邑。“汉中”指汉中郡。“地辖”指统辖地方。“山围”指四面环绕着山。“承平”指太平时期。“文翁”指汉代蜀郡太守文翁。“匡时略”指匡正天下的举措。最后一句是全诗的关键,也是评价这首诗的重要依据。 【答案】 译文
太白楼次林兵部利瞻韵去日尝登太白楼,重临画槛挹寒流。 丹山有路通瀛海,黄菊多情傲晚秋。 千里烟波迷客思,满江风雨动乡愁。 酒酣极目天涯暮,远浦人归一叶舟。 注释: 太白楼:位于长安(今西安)西南的太白山上,相传李白曾登临此楼。 重临画槛挹寒流:重新站在栏杆边,感受那寒冷的气息。 丹山:指昆仑山,古人传说昆仑山中有仙境,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名。 黄菊:指菊花。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小憩 登登山北路,面面对斜阳。 云宿溪松暗,风吹晚稻香。 注释: 登山:登山。 面朝:面对。 云宿溪松暗,风吹晚稻香。 注释: 云宿:云朵在山间的住宿。 溪松暗:山间溪流旁的松树因云朵遮掩而显得昏暗。 风:风吹过稻田,带来了稻花的香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诗人独自登上山顶,面对着斜阳,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他看到了云朵在山间的住宿,听到了风吹过稻田的声音
白沙驿再次陆宪副韵 双旌出海东,烟浪有无中。 尊酒船头月,诗篇笔底风。 溪深通地脉,峰巧夺天工。 千里游从久,应知客况同。 注释: - 双旌:指船上的旗帜。 - 海东:指海那边的东方。 - 烟浪有无中:形容烟波浩渺,难以分辨是雾是水。 - 尊酒:指的是美酒。 - 舟头:船头。 - 诗篇:指陆宪写的诗。 - 笔底风:指笔尖下流出的诗句如风一般流畅自然。 - 溪深:指小溪水流深远。 - 地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回所作的。下面是对每句的详细解释: 南平山月白,仙桂已成丹。 南平指的是福建省南部的山区,这里的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月亮在山上显得格外明亮,如同一颗晶莹剔透的白玉,让人不禁想起那古老的神话传说中的仙桂。 云到中秋净,溪当午夜寒。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个时候的天空清澈明朗,没有一丝云彩。溪水在午夜时分也变得寒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