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令
注释: 1. 十六字令:一种诗歌形式,由四字组成。 2. 艰:艰难困苦的意思。 3. 转徙流离:指因战乱或其他原因而四处迁徙,生活颠沛流离。 4. 又一年:表示已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可能是指某种不幸或困难的情况。 5. 家山杳:指家乡的山川遥远而不可及。 6. 肠断早春天:形容因思念故乡而心情极度悲痛,甚至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家乡和亲人深深思念的词作
注释:春意盎然,生机勃勃,颜色斑斓,别具一格。风景美好,令人心旷神怡,但愁煞了漂泊在外的游子。 赏析:本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以浅绿、零红为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诗人用“风光好,愁杀客中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注释】 轻:轻盈,轻柔。日暖:春日阳光明媚。纱窗:用纱编成的窗。风细:风很柔和。生:摇曳。瓶花:指瓶中的鲜花。落:凋谢。蝴蝶:蝴蝶飞舞。上帘旌:飞落在门上的旗幡。旌:旗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宫怨诗。诗人以清丽的笔调描绘了宫廷中宫女的生活情景。 前两句写景,是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轻”字点出时序,是初春时节,正是花开的时候。“日暖”二字则写出了春光明媚、和风拂煦的气候。“纱窗”
【释义】 听。六曲屏山靠着清晨的晴朗,流莺啼唱着,隔着花枝送来阵阵鸟声。 【注释】 ①“听”字是题目,也是全词的领起词。②“六曲屏山”:指曲折回廊围绕的楼台。③“倚”:依靠。④“晓晴”:晨曦微露,天气晴朗。⑤“啭”:鸣叫。⑥“隔花”:隔着花枝。⑦“流莺”:黄莺。⑧“风递”:风吹动。⑨“赏析”:这首小令以清新明丽的语言、优美婉转的音乐意象和清丽淡雅的格调,描绘了一幅明媚动人的春晨图景
【注释】 十六字令:一种词牌名。 明:点明了时间,说明是夜晚。 南轩:指书房。 月影横:指月亮的倒影。 疏帘卷:指打开帘子。 灭烛:指熄灭蜡烛。 调笙:指吹奏笙管。 译文:雨过之后,明月高悬在南轩之上,月影斑驳地映照在窗上。我拉开帘子,放下蜡烛,坐下来吹奏着笙。 赏析: 此篇描写作者雨后月夜闲坐读书的情景。“明。”三字点明了时间,也暗示了作者心情的舒畅与宁静。“南轩”二字则明确地点出了地点
【注释】 十六字令:词的一种,每句七个字,五句为一阕。本诗共两句。“眉”:代指妻子。“镇日含颦那个知”:终日紧皱眉头,不知道的是谁。“问夫婿,深浅入时宜”:问问你的丈夫,他懂得深浅,是否合时宜? 【赏析】 此首词写一个深居闺阁的妻子,对外界的丈夫生活一无所知的情况。上片写她整天紧皱着眉头,不知是何原因。下片写她向丈夫打听自己的事,可丈夫却不知道她的深浅深浅,是否合乎时代风气。这首词语言朴实无华
【注释】 湘纹:指湘绣,一种刺绣艺术。小檐:指屋檐。微雨度:微细的雨水从窗户上滴落。响戛玉钩尖:形容雨点打在窗户上的声响清脆响亮。 【赏析】 《十六字令·帘》是南宋词人吴文英所写的一首小令,写雨后窗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喜爱之情。此词上片以“湘纹”起兴,下片写“微雨度”,用拟声手法写出了雨打窗户的声音,最后一句以“响戛玉钩尖”收束全词,形象生动地刻画出窗外的雨景
【解析】 此诗写秋景。首句写秋景,二句写秋思,末句点出“秋”的主题。 【答案】 波:指水。临去:即将离去。含情意若何:意思是说将要离别时,我内心充满了感情,不知该如何表达才好。眉楼:在古代宫禁中,妇女多在妆楼上梳妆打扮。帘卷近秋河:秋天的河水涨得更高了。近,接近。河:指黄河
注释:这是一首描述夜晚香氛浓郁的诗句,描绘了一幅金鸭在浓香中燃烧的画面。重帘里,清馥浣诗肠。 赏析:此诗以“香”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夜晚香气四溢的场景。接着以金鸭浓熏夜未央作为过渡句,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场景。最后一句则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感受,即被这浓郁的香气所吸引,以至于诗心都被洗涤得干干净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香气弥漫的环境中,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注释】 ①三戒:佛家戒律的三种主要规范,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②梦蝶:指梦中化成蝴蝶,这里比喻人世间的事。 ③心头事:心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词。作者借“梦蝶”来比喻人的生死大事,用“心头事”来表明自己对生死问题的深切关注。上片写梦中之事。下片写心头之事。结句是全词主旨之所在。 这首词是词人自喻其心迹之作。首句写“痴”。作者把“痴”字作为整首词的领起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