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愚
【注解】 景德八咏 其六 翻经室:唐宋时期,禅宗盛行于世,许多高僧大德都精于佛经,因此寺院中往往设有“翻经院”,用以收藏、翻译佛教经典。此诗为翻经院中的一座殿堂的颂词。一室斗来大:一室即一房,斗来即十分之一丈。这里形容该房虽小,但有藏龙卧虎之能。退藏聊洗心:退藏,退居或隐居。洗心,洗涤思想,使心灵清净。这句是说虽然身处狭小之地,却可以退隐闲居,以清心寡欲。楞严有秘旨,披览极幽寻
老衲密密缝,百结烦千辛。 已交木上坐,不染世间尘。 注释:老衲密密地缝制衣物,百结千线,十分辛苦。已经坐在木头上,不再受世俗尘埃的污染。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朱愚的作品《景德八咏·其八·补衲亭》。全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补衲者辛勤劳作的情景。首句“老衲密密缝”直接点明主题,展现了补衲者的勤劳和细致;第二句“百结烦千辛”则进一步表达了补衲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性,突出了作者对其的敬佩之情
诗句原文: 斋馀散禅虑,悦静不闻钟。 持钵临流洗,有时惊卧龙。 注释解释: 1. 斋馀散禅虑 - 斋余:在斋戒之后,闲暇之余。散禅虑:放松心态,思考禅宗的哲理。 2. 悦静不闻钟 - 悦静:心情宁静,不受外界干扰。不闻钟:不听寺庙里报时的钟声。 3. 持钵临流洗 - 持钵:拿着水碗。临流:站在水流旁边。洗:清洗,此处指洗涤心灵或物品。 4. 有时惊卧龙 - 有时:有时候。惊:惊动
【注释】 景德:宋仁宗的年号(1004—1023)。竹炉:指用竹子制成的火炉。活火:指燃烧得旺盛的火。煎活水:指用开水来煎茶。潇湘云:潇湘,湖南一带;云,云雾,这里比喻茶叶。坐暖:指喝茶时感觉温暖舒适。 【赏析】 此诗写于景德年间。作者以“竹炉”为题,咏的是竹制的茶炉子。 竹炉烟生,活火煎活水,日夕沸空闻。 活火,即旺火、旺炭之火,使水沸腾。活水,指沸水。日夕,白天。沸空闻,形容茶水沸腾的声音。
【注释】雨花台:今南京雨花台,相传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赏梅。 “忽散瑶台雨”:突然飘下瑶台的细雨。瑶台,神话中仙人居住的高台。 “天花世所奇”:天上的花是世间稀有之物。 “无结习”:没有尘世俗念的羁绊。结习,指人世的牵挂。 “清净守寒饥”:保持心灵的清净,不因世事的纷扰而动心。寒饥,形容清贫的生活。 【赏析】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在金陵(古时又称金陵、建康)雨花台赏梅时。雨花台下有一座清凉寺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高阁湛虚明,一心照千佛。 - 这句诗描述了大悲阁的高耸入云,其光辉清澈明亮,能够照耀着无数的佛像。 - “湛”表示水深而清,这里用来描绘大悲阁的光辉纯净无暇,“虚明”则强调了这种光辉的无物不照、无所不及。 - “一心”指的是大悲阁中佛教徒的虔诚之心,“照千佛”则表达了大悲阁的光芒能够照亮无数佛陀的教导和法相。 本向西方来,不随西日没。 -
以下是对《景德八咏·幽澜泉》这首诗的赏析: 1. 诗词原文: 昔闻神女降,凿出灵泉异。一勺何清泠,惠山可同志。 2. 诗句释义: - 昔闻神女降:昔日听闻有神女降临。 - 凿出灵泉异:由此挖掘出了与众不同的灵泉水。 - 一勺何清泠:这一碗泉水为何如此清澈凉爽。 - 惠山可同志:惠山的泉水可以与这泉水相媲美。 3. 译文: - 我曾听说有一位神女降临,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寻找那神秘的灵泉。最终
【注释】 景德八咏 其三: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景德,北宋真宗年号(1004—1006)。八咏,《诗经》中有“四牡騑騑,载篨之车”,后来人们以诗的形式写景,就称这种形式为“八咏”。萝屋月,即在月夜中看屋上的碧萝。 青山:山的青色。在屋上:指山影映在屋上。 碧萝晓明月:清晨时月光映照在青翠的山上,山上的树和房屋都被照得一片通明。 照见:照射到。 浮生落秋叶:人的一生就像秋天的落叶一样,飘然而下。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秋天攀登献山,眺望高亭的景象。诗中描绘了金鳌峰顶的壮丽景色,云梯石磴,步步艰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献山仰高亭秋眺用八音冠(注释:献山,即献陵山,位于陕西西安,是唐代皇帝陵墓所在地。高亭,即高亭山,位于献陵山南麓,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八音冠,即古代官员所戴的一种帽子,象征着尊贵和权力。) 金鳌峰顶试春袍,石磴云梯步步劳。(注释:金鳌峰
胥山 画船萧鼓振山灵,伍子无碑陆有铭。 寒食古今多涕泪,春风花柳半飘零。 重泉不照深杯月,怪石空遗老剑星。 慷慨峰头歌一曲,游人争倚醉中听。 译文: 胥山 画船在岸边击鼓声声,激起了山的灵气;伍员虽然已死,但他的名字和事迹却被人们记住。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会在寒食节时流下眼泪,因为春天的花和柳已经凋零了一半。重泉映照着酒杯中的明月,而那些奇形怪状的怪石却只剩下了老剑的痕迹。在胥山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