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宪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来看第一句:“蕊榜翩翩浊世佳”。 - “蕊榜”:指科举考试中的录取名单,通常由皇帝亲自书写,以示荣耀。这里的“蕊榜”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科举录取名单。 - “翩翩”:形容轻盈飘逸的样子。 - “浊世佳”:在污浊的世界中,仍能保持清白、美好的品质
【注释】: 亭亭:形容花木挺拔。重檐:屋檐两层以上。飞:落下。闲阶:指台阶。紫陌:指道路两旁种有紫色的花朵。朱楼:指红色的楼房。因风:顺着风。容入:进入,进入内室。映水:指水面上。金鞭:指女子的玉手。试:用。 【赏析】: 这是一首写美女侍婢在庭院中为贵族男子绣花的诗。全诗以“落花”起兴,描写了侍婢们为贵族男子绣花的情景,以及她们轻盈美丽的体态和动作。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注释】 金堤:金水河的堤坝。大梁:即汴京,今河南开封。望洋河伯:指黄河。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洪涛不剩城三板:指汴河水涨,将汴京城淹没。朱邸:指汴京皇宫。王气阴戕冲凤池:汴京皇宫一带地势低洼,水灾严重。国漕中涸徙淮黄:汴河漕运中断,不得不将淮河、黄河的船只全部移走。 【赏析】 这首诗作于北宋靖康二年(1127)五月,当时作者在金军占领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任留守司事官,奉命守城
【注释】 落花二首:即《落花诗》二首。“二首”是概数,实只一首,故题下有“其二”二字。 连宵:连夜。 酿:酝酿;积聚。轻寒:微冷的风。 狼藉:散乱,零落的样子。燕支树:即“燕脂树”。古代传说中一种红色的树木。 啼老莺声随雾散:形容春天来临时,黄莺在树枝间鸣叫,随着雾气消散而消失。 衔残燕子到泥干:形容春天来临时,燕子带着残存的食物回到泥土干燥的地方筑巢。 朝霞忽地吹成粉:形容早晨阳光照耀下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刘长卿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作者在长安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出山霜简饬官邪,去国青山日影斜:这句诗的意思是,作者离开长安时,看到山上的霜雪,暗示他正在处理公务。同时,他也注意到自己的行程与太阳的位置有关。 - 从赐玦环皆雨露,忽迷天地有风沙:这句诗的意思是,作者收到了朝廷的赏赐,这些赏赐就像雨水一样滋润着他的心灵。然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安杂书所见》系列中的第四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堂司回话敢支吾,严讯累人喘未苏。 注释:衙门里的官员们回答说不敢隐瞒真相,但审讯时我被拷打得很疲惫。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审讯过程中的困境和痛苦。面对严刑拷打,诗人感到身心疲惫,但仍然坚守着正义的信念。 - 临案期令冤立洗,谳词肯教法重诬。 注释:期望法官能够洗清我的冤屈
西湖杂咏二首·其二 万壑松寒集庆宫,梵声依约景阳钟。 玉颅醉死冬青老,犹有山僧捧御容。 - 诗句释义: 1. “万壑松寒集庆宫”描绘了一幅冬天的万壑松林中聚集庆祝的情景,寒气逼人,松树挺拔。 2. “梵声依约景阳钟”中的“梵声”指的是佛教寺庙里的钟声,这里形容钟声回荡在山谷之间,给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感觉。 3. “玉颅醉死冬青老”中的“玉颅”通常用来形容年轻人,这里的“冬青”是一种植物
《西湖杂咏二首》其一 侬家茅屋翠微深,清梵潜听漏半沉。 生得阿侯亏佛母,携来双拜海潮音。 注释: - “侬家”:我家。 - 茅屋:简陋的屋子。 - “翠微”:青翠的山色,这里形容山峦叠嶂,景色秀丽。 - 清梵:佛教诵经的声音。 - 潜听:悄悄地倾听。 - 漏半沉:指夜深时滴水的声音在半空回荡。 - 阿侯:古时对年幼女子的美称。 - “亏”:亏欠或辜负。 - 佛母:佛教中的慈悲为怀的女性形象
淮南杂书 广陵北接淮阴,银锁葳蕤绣阁深。 三十六场多估客,黄金买断阿侬心。 注释: - 诗句释义:“淮南杂书”指的是汉代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著的一部哲学著作。淮南王是西汉的皇族成员,他的领地被称为“淮南”。这部作品融合了道家、阴阳家、墨家和法家等多种思想,形成了独特的杂家体系。 - 译文:广陵(今江苏扬州)位于北部与淮阴相连接,这里有着华丽的金银锁和繁复的锦绣楼阁。在广陵
蕊榜翩翩浊世佳,目迷五色战场哗。 朱门竞夺风檐锦,金穴重开锁院花。 县价通都明有数,滥觞曲市荡无涯。 谁怜贫女荆钗俭,夜夜寒机叹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