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芳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下面是对每一句的具体释义: 1. 水调歌联孺子歌,红蘅碧杜衬烟萝。 - “水调歌”指的是一种古代的音乐形式,“孺子歌”是指儿童的歌舞曲。这句诗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水边,孩子们唱着欢快的歌曲,周围环绕着盛开的红蘅花和碧杜花,这些花与烟雾缭绕的景致相得益彰。这里的“衬烟萝”意味着红花绿草相互映衬,增添了一份朦胧的美。 2.
【注释】 芙蓉:荷花。折露妍:折下花瓣,晶莹如玉。蜀江:指四川的江水。 文章:文学。日事:天天处理公务。乘槎使:乘着木筏。虹光:彩云。峡船:山峡中的小船。 客路:游子在外的路。山青知己合:青山绿水,自然风光使人心情舒畅,与友人相聚更觉情意深长。 公庭:官府。水淡:水清,官署庭院中水波荡漾,人可以在此安然入睡。足人眠:足够让人安睡。 相逢:朋友相遇。云霄贵:地位高的人。犹礼:仍然以礼相待。岩泉
【注释】 防:防备。栫:篱笆。勾:指挖土。茆茨:草屋。宗公:指宗室。孙子:这里指后辈。髦士:年轻的读书人。白民:老百姓。挥毫:指写作,挥笔。击壤:古代的一种乐器,也作击打土地象征农事的节令。乐:快乐。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以宗室的身份,借写自己种田之事来歌颂劳动人民,抒发自己对农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山墅为防栫棘篱,石田攻苦勾茆茨”。诗人在山中别墅周围修筑了一道围墙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要求考生赏析诗句“黄公山下茆蹊瞑,杜老江干草阁寒”“游心万里天连水
抱子卿弟长儿赋得鸣皋鹤志喜 流憩仙筇昼景迟,庭阶怡盼箨龙儿。 莺声娇弄春蹊暗,蛟影夷延秋水疑。 桂出一枝山更媚,蒲成九节石应奇。 而翁易授精微旨,汝伯诗为远大期。 注释: 1. 抱子卿弟长儿:指的是作者的弟弟,字子卿的长子。 2. 流憩仙筇昼景迟:意为在闲暇的时光中,悠闲地休息,观赏着仙家的筇竹,阳光明媚但时间却过得很慢。 3. 庭阶怡盼箨龙儿:指庭院的台阶上,期待着像箨龙一样茁壮成长的侄子。
``` 送陈先生弟艮山还莆田雁行高翮排黄鹤,鱼岳崇邱借卧龙。 仙踏秋槐催卷近,神资春草泽诗浓。 天推行色青相远,云结离情翠且重。 九万里程惟一日,五千卷牍足三冬。 注释: 1. 雁行高翮排黄鹤:比喻陈先生的才华如同飞鸟中最优秀的,能够超过黄鹤。 2. 鱼岳崇邱借卧龙:形容陈先生如同卧在山顶的蛟龙,具有非凡的才能和潜力。 3. 仙踏秋槐催卷近:形容陈先生像神仙一样踩着秋天的槐树催促我赶快写文章。
【诗句释义】 1. 仙师山祖庄: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即仙境。 2. 栽田次韵大崖:在大崖旁栽植田地,这是对大崖的赞美。 3. 祈年:祈求丰收。 4. 戴星:形容天还没有亮,就起床上路。 5. 吟月:在月光下散步,欣赏美景。 6. 啄拨毕逋资腹饱:用食物喂养动物,让它们吃饱。 7. 唤林布谷属心知:让鸟儿知道主人的心思和愿望。 8. 宁为若辈赢馀计:宁愿为你们提供多余的粮食,也不去争夺。 9.
注释:青山脚下的鄂渚东边,江楂曾是我栖息的地方。山峰如同莲花瓣般美丽,孤独的僧人在峰顶修行。五老峰下风吹松涛声如诗,羁旅之人期待着去游历。渔夫樵人懒得谈论英雄豪杰,他们只喜欢钓鱼砍柴。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一种写照,他居住在青山鄂渚东边,江楂曾是他的栖息之地。他的山峰如同莲花瓣般美丽,孤独的僧人在峰顶修行。五老峰下风吹松涛声如诗,羁旅之人期待着去游历。渔夫樵人懒得谈论英雄豪杰
【注释】 见素:指林见素,作者的好友。奉别:送别,这里指作者辞官回家。婆娑:形容树木随风摇摆的姿态。寒风落岩桂:指桂花在寒冷的风中飘落。黄金多助瓮头资:《新唐书·陆象先传》载,陆象先任象州(州名,治所在今广西象州县)刺史时,当地出产黄精,他常采来煮食,用黄精汤给百姓治病。后人因称此物为“黄金”。这里的“黄金”比喻黄精的滋补功效。瓮(weng)头:陶罐口沿上凸出的部位,此处借指黄精。 【赏析一】
岩石云封道士家,满蹊青桂落寒花。 山童依帚那能扫,也爱残香醉露华。 注释:岩石被云雾遮掩了道士的家,满地都是飘零的桂花。山里的童子拿着扫帚都打扫不了(这里的“扫”应理解为“扫落”,即清扫落叶),他们也喜欢这残留在露水里的香气。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日山景图。首句“岩石云封道士家”,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座隐逸于山林之中的道观,其环境之幽静仿佛被云雾所笼罩。次句“满蹊青桂落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