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山下茆蹊瞑,杜老江干草阁寒。
蜀客诗名原楚产,涪翁谱迹拟都官。
游心万里天连水,乘兴孤舟雪涨澜。
归去上言两知己,济衰应寄九华丹。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要求考生赏析诗句“黄公山下茆蹊瞑,杜老江干草阁寒”“游心万里天连水,乘兴孤舟雪涨澜”“归去上言两知己,济衰应寄九华丹”这三句的意思、运用的表达技巧及效果。
【答案】
译文:黄公山脚下茅草覆盖的小路昏暗,杜甫当年在江边草堂也感到寒冷。你蜀中诗人的名气原产于楚地,我涪翁的行迹想效仿都官。我的游心飘荡万里,仿佛与天空连接;乘兴乘舟,只见雪波汹涌,波涛滚滚。回去后向两位知己汇报此行所见,希望能寄送他们些九华仙丹。注释:“黄公”:指黄山谷,唐人称苏轼为东坡先生,故称黄山谷为黄公。“杜老”:指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杜老江干”:杜甫曾自号少陵野老,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有草堂,这里以杜甫自比。“茆”(máo):茅草,指茅屋。“草阁”:指杜甫草堂。“蜀客”:指四川的客人。“楚产”:指李白。李白曾自号青莲居士,又号太白星君,这里称他为“蜀客”。“涪翁”:指苏轼,这里以苏轼自比。“谱迹”:指苏轼的诗文。“都官”:指李商隐的《无题》诗。李商隐曾自称“青冢夜吟”,又自号玉谿生,这里称他为“涪翁”。 “游心”:即游心之景,指眼前景物或心中所思。“万里”:形容距离遥远。“天连水”:指水面与天空相接。“乘兴”:乘着兴致。“孤舟”:独自乘坐的小船。
赏析:这首诗作于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春,当时苏轼任杭州通判。作者在杭州游览了西湖美景之后,又乘船沿运河南下到苏州、常州、湖州等地,一路上饱览了许多名胜古迹,写下了这组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图。后两句写情,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友人能给自己寄来济世养生的仙丹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