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曾
【注释】 1.铎:古代的一种铜质的传声工具。 2.青毡:指代高官显爵,这里借指黄通理的高官地位。 3.衡岳:即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 4.洞庭:即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5.轩斋:即御史台的官舍,也泛指官府。 6.公孙:春秋时鲁国的公子,这里指黄通理。 7.杰阁:指高大华丽的建筑楼阁。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友人黄通理送行的诗。首联点明黄通理赴任江华(今属湖南衡阳)的官职,颔联写其宦况清闲
释义: 菊花是山中隐逸的花儿,在山中才乞得到它。十年来共赏的人哪里去了?万里孤吟,恨转长赊。忽然眼前惊觉物候变化,还从鬓上惜霜华。尘冠未卜何时挂,归去东篱傍酒家 注释: (1)癸未九月 指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九月。 (2)寓京邸 寄居于京城官舍之中。 (3)乞菊自赏 借菊花以自娱。 (4)菊 菊花。 (5)山中隐逸花 指菊花。 (6)山中 指隐居山林之中。 (7)乞得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皇帝万寿节的诗,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皇帝万寿节的盛大景象。首联写皇帝万寿节的盛况;第二联写皇宫的壮丽;第三联写圣学的发展;第四联表达祝愿之意。全诗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 遥指红云望正阳,祥风飞卷九衢霜。 “遥指”一词表现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之情。诗人抬头仰望天空,遥指那美丽的红云,似乎在向皇帝祝福。“祥风”一词则表现出皇帝的恩泽如春风般温暖大地,让百姓感受到了幸福的生活。
【诗句释义】 1. 新承简命远驱驰,肯道天家雨露私。 2. 鹭簉几年清地望,豸冠今日重威仪。 3. 入番到处山河静,万里先声草木知。 4. 虚席庙廊应有待,画熊回首莫愆期。 【译文】 1. 新的任命让我远行,怎敢说是皇帝的恩宠私情。 2. 鹭鸶多年为官清廉,今天的官印更加威严。 3. 进入贵州后,看到那里山清水秀,万物欣欣向荣。 4. 现在朝廷正在招贤纳士,我等应当有更大的作为。 5.
十年鸣鹿已嘉宾,万里飞凫又远臣。 自古亲民端是令,于今为政几称神。 山城花暖迁莺早,海国云连过雁频。 君去不须多访道,而翁遗爱在西人。 赠文昌邢景旸尹怀集 十年鸣鹿已嘉宾,万里飞凫又远臣。 【注释】:鸣鹿指鸣鹿亭,位于邢景旸家乡;飞凫指飞凫驿道,位于邢景旸任职之地。鸣鹿亭和飞凫驿道都是作者的友人邢景旸任职的地方。十年时间,邢景旸已经从宾客变成了官员,而作者也从客人变成了下属。 【赏析】
【注释】 浪曳长裾:指穿着宽大的衣服,像长袍。 帝京:京城。 鲈肥秋水无张翰:以晋张翰在洛阳做官时因秋风起,思念家乡的菰菜、鲈鱼而辞官归家为例,说自己也因思乡而辞官回家了。 瓜熟春田欠邵平:用汉代淮南王刘安的故事,说春天的瓜已经熟了,可自己还没有回到故乡去。 亲老凭谁娱晚景:靠谁来安慰年老的亲人。 方名:正确的名声。 何当拂袖南山去:什么时候能拂袖离开官场,归隐山林呢? 无数松枝好挂缨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商隐,他创作了此诗以送别童大用。全诗如下: 都亭落日尽离觞, 潞渚晴波放画航。 花拥旌旄催宦况, 雨敲灯火忆邻光。 注释: - 都亭:古代指官署或官府所在的地方。在这里,它指的是童大用的官职所在地。 - 落日:太阳落山。 - 尽:完全。 - 离觞:饯别时饮酒到尽。 - 潞渚:地名,位于潞州境内的湖泊。 - 晴波:晴朗的水面。 - 画航:像画一样美丽的航行。 -
酬林伯乔兼呈杨掌科 疏慵成癖喜成狂,两放闲情到野庄。 涧水半桥归别壑,山云几片度低墙。 步旋花径盘纡远,坐傍松阴笑语凉。 但愿年年人似玉,春风一度一寻芳。 注释: 疏慵成癖:形容自己懒散不拘小节。 喜成狂:形容自己非常喜欢这种状态。 两放闲情:指两种不同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闲情逸志。 野庄:野外的庄园或山庄。 涧水:山间的溪流。 别壑:与别处不同的山谷。 几片:形容山云飘渺的样子。 盘纡远
光明如月静如秋,诗满行囊书满篝。 释义:月亮明亮如玉,秋天的景色宁静祥和,我的诗篇充满了行囊,书籍也装满了篝火。 宦况元从清处得,民情偏向苦中求。 释义:我的处境清闲自得,百姓的生活却是困苦艰难。 使君便是端阳彦,圣主今无岭外忧。 释义:你是一位忠诚的使者,皇帝现在无忧于岭南之外。 方岳古来多拜相,道傍先问喘时牛。 释义:自古以来,有才华的人都能得到重用
诗句释义与译文: 闲书咄咄叹休休,一度西风一度愁。 四壁蛩声寒夜杵,千山雁影夕阳楼。 俄惊岁序过强半,却忆韶华去不留。 谁道多情惟宋玉,闲来我亦赋悲秋。 注释: 1.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学曾的作品《和祁惟学秋怀作柬林廷光年兄》。 2. “闲书”表示诗人在闲暇之余写下的诗篇;“咄咄”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3. “一度西风一度愁”描绘了秋风中诗人感受到的阵阵忧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