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注释】憔悴:形容人瘦弱的样子。经岁:过了一年。封侯:封建时代指获得高官厚禄,这里指得到官职。漫教:不要。夫婿道:丈夫之道。归须及:回家的时候要趁早。落花前:春天的落花前。果然:真的。得人心:得到人们的爱戴。眉间一粟黄纹小:眉毛中间有一根黄色细丝,像粟粒一样小。欢应到:快乐的应当到来。胜接回鸾诰:比接到皇帝的诏书还要令人高兴。知未知:知道不知道。迟迟:拖延。索他归梦诗:请他写一首归乡的诗。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此类题型,先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把握诗歌的结构,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诗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来回答。解答此类题型,一般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从诗句中找出关键字词,二是结合全诗加以理解,三是注意答题格式。 此诗前四句写女子送别时的娇羞情态和内心活动,后四句抒发了女子对郎的深情思念,以及无法将心意托付征鸿的苦闷。 【答案】 “楼畔”二句
问春深浅。看丁香未结,辛夷刚绽。曾记那人,待月瑶华池畔。晚妆残,云鬓乱。 春葱粉印窗眼。任网蛛丝,忍把纹纱换。开到桃花,不见桃花娇面。懊煞侬、天不管。 注释: 问春深浅。看丁香未结,辛夷刚绽。曾记那人,待月瑶华池畔。晚妆残,云鬓乱。 春天的深浅,看丁香还未结出花苞,辛夷刚刚绽放。还记得那个人,曾经在月亮下的瑶华池畔等待。晚妆已经凋零,头发散乱。 春葱粉印窗眼。任网蛛丝,忍把纹纱换。开到桃花
注释: 春雨:春季的雨水。 如泪如线:形容春雨连绵不断,如同泪和线一般。 欲止还垂:想要停止却又继续流淌。 嫩莺:指初生的黄莺。 闲上女墙啼:在女子的墙上随意啼叫。此处“女墙”是指高大的城墙或土墙,古代常在墙上筑巢以便繁殖后代。 丝丝:形容雨丝细长而密集。 湿金衣:雨水打湿了衣服,使之变得湿润。 猛风吹仄西园竹:猛烈的风把西边的竹林吹得弯曲不平。 池水绿:指池塘中的水呈现出绿色。 小径桐花扑
注释: 河传·效孙光宪 新月。娇绝。照人吹笛。露似珍珠。满衣蟾影杏花疏。铜壶。迢迢清漏徂。 译文: 新月,娇艳无比。照亮了大地,也照亮了人们的心房。露水如珍珠般晶莹剔透,洒满了全身。月光下,仿佛可以看到月亮在杏花丛中穿行。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铜壶里的水一滴一滴地落下。 花侵格子穿双眼。银河浅。望断西来雁。翠楼阴。单凤衾。沉吟。可知楼上心。 赏析:
【注释】 ①飞絮:柳絮飘飞。 ②春暮:春天将尽。 ③微雨:细雨。花堤,指京城的御花园。 ④蔷薇:一种花卉,又名月季、蔷蘼。 ⑤天涯:天边。 ⑥合欢床:用香草制成的枕头。合欢,即合欢木。 ⑦檀枕长:檀木做的枕头长而软。 ⑧绣囊:绣有花纹的袋子。 ⑨人罗袂香:被香气所迷。 【赏析】 这是一首写思妇闺怨的词。 上片开头二句,写春末时节,飞絮飘荡,柳絮依依;细雨蒙蒙,落花满地。这两句写景,既点出了时间
【赏析】 此词为春游东湖故人处时有感而作。上片写在东湖游览时的所见所闻,下片写与旧日同游者相遇的情景。全词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意境优美,清新自然。 “双燕”,燕子,此处借指自己。 “相见”,相会。 “雨霏霏”,细雨纷纷。霏霏,小雨飘洒的样子。 “茆店”,草屋酒店。茆,茅草。 “清溪”,一条清澈的小溪。酒旗,酒家的酒旗。 “玉壶买春花片飞”,春天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注释】 河传:词牌名,双调小令。 屿:山。 烟浦:雾气笼罩的江面。 雨初晴:刚刚放晴。 垂柳红亭晚莺:垂丝的柳树在傍晚的阳光里变得格外鲜艳,红色的亭子旁有几只鸟儿。 苎萝女儿:传说中女英的一种形象。古代神话传说中,西施是苎萝村人,她浣沙时经常被水中的鱼儿追逐,后来成为美女。 鸦髻青:指女子发髻上插着乌鸦形的发簪,颜色呈青色。 采菱:采摘菱角。 木兰双桨轻:木兰船桨轻轻划水的声音。木兰,即木兰舟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春晓: 清晨,春天的早晨。 2. 啼鸟: 鸟儿在清晨鸣叫。 3. 昨夜新寒: 昨晚天气还很寒冷。 4. 露桃开少: 桃花因露水而显得颜色较淡。 5. 起来试簪双凤钗: 起床后尝试着梳妆打扮。 6. 徘徊: 犹豫不决地走动。 7. 绿莎生玉阶: 绿色的草覆盖了台阶,显得生机勃勃。 8. 云外飞鸿几度:远处飞翔的大雁几次经过。 9. 落月湘皋路: 夜晚的月光洒落在湘江边的路上
解析: 1. 诗句解读: - "鹦鹉。低语。绣帘垂": 描绘了一个场景,其中鹦鹉在低语,而绣帘低垂。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有些忧郁的氛围。 - "残日空房梦迷": 描述了房间内的情景,太阳落下,房间显得空旷和迷茫,可能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或思念。 - "白狼塞前书信稀": 提到了“白狼塞”(一地名),表明信件稀少,可能是由于距离或交通不便。 - "花枝。好如郎去时": 使用了比喻,将花枝比作远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