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诗句解读: 1. 抛置(放下、丢弃) - "抛置"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抛弃或放弃某种事物,可能是对尘世的不满或对过去的一种放手。 2. 尘事 - 指世间的繁杂事务或世事的纷扰。 3. 折花枝 - 折取花朵枝条,常用于比喻剪断美好的回忆或象征结束。 4. 分付红儿主持 - 将事情交给红儿去处理,红儿在古代常常是女子的名字,这里可能是一个侍女的角色。 5. 绿窗晚来相就嬉 - 傍晚时分,与她一同嬉戏
《晓行送客》 译文:清晨,我送走客人, 陇亩纵横,绿意盎然。 笋舆安稳,村路平坦。 彩旗春劝耕,丰收在望。 尘坱扰攘,冠盖如云。 月眉湾弯,水环山绕。 夕阳红满,山色如画。 注释: 1. 烟润:形容清晨的雾气湿润,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2. 凉嫩:形容清晨的天气凉爽而清新。 3. 雨初晴:描述雨后天空晴朗的情况。 4. 陇亩纵横翠生:指田野中的农作物生长茂盛,呈现出绿色。 5.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风定。人静。夜添寒。楼外回阑正闲。雁群掠霜声带酸。 译文:风已经停息,人们也安静下来,夜幕更加寒冷。楼外的栏杆空荡荡地,大雁划过天空留下的声音带着一丝酸涩。 注释:风定:风已经停止。人静:人们安静下来。夜添寒:夜变得更加寒冷。楼外回阑正闲:楼外的栏杆空旷而寂静。雁群掠霜声带酸
【注释】 《河传·凄雨》:此调又名《秋蕊香令》,双调,五十四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凄雨”:冷雨。 “无绪”:无思绪,形容心情烦闷。 “绿窗闲”:指独处无聊。闲,无事可做。 “春去如烟梦还”。指春天已去,如同烟雾一样,梦中归来。 “晓屏绣”,早晨的屏风上绣着花鸟。 “云山外山”,云雾缭绕在远山之外。 “弯环”,曲折环绕。 “忆他眉黛寒”,想起她那冷清孤寂的面容,眉宇之间流露出的愁苦。
《河传·池上》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写春夜思妇的离愁别恨。 译文: 夜色阑珊,海棠时(指春天)节。疏绮香移步迟缓,卷起帘幕看见镜中一枝花。相思啊,素屏上怎么画你的模样?夜寒啼泪频频梦见你。歌尘已断,头白空梁燕。画檐铃,连雨声。五更天。水漂花出城。 注释: 1. 河传:唐教坊曲名,即《河传令》。因词调中有“河”字而得名。又名《河满子》、《秋色伊》,双调四十七字,平韵,一韵到底。 2. 池上
【注释】 江馆:江边的官舍。 天远:天空遥远。 雁行零落晚风前:大雁在夕阳晚风吹拂下排列成队,逐渐消失在天际。 缠绵:形容相思之情绵绵不断。 十三筝柱弦:指筝上十三根弦,这里代指弹筝的人。 知否:知道吗? 冬郎:指冬天的丈夫,即所思念之人。 相思透:相思之情已深入心扉。 一曲双红豆:用红豆来比喻心意相通的恋人,这里指一对情侣。 恨迢迢:恨相见遥遥无期。 又归潮:又迎来潮水。潮水涨时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帘卷。 春晚。 倦寻芳。 风送花香过墙。 探春饯春蜂蝶忙。 思量。 倚阑空断肠。 底事青鸾音信绝。 人久别。 幽恨凭谁说。 柳依依。 莺语凄。 斜晖。 画梁双燕归。 译文如下: 帘被卷起, 春天已经来临, 我却因疲惫而懒于寻找美景。 春风送来阵阵芬芳,穿过院墙扑面而来。 我探春,为的是送别那些忙碌的蜜蜂和蝴蝶。 思念之情难以自抑, 我独坐栏杆,却只有满腹愁绪。
注释: 花底。 瑶砌。 曳罗襟。 谁弄璚箫夜清。 天寒酒醒愁自听。 分明。 秦楼海样深。 倦倚屏山愁脉脉。 情难说。 香炷销银鸭。 漏初长。 露初凉。 昏黄。 月痕移粉墙。 赏析: 《河传》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词调,由《花间集》中的“花底”句演变而来,原意是指歌妓在花下唱曲,后指词人写景抒情之作。全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寂静的夜晚独自饮酒、聆听箫声的情景。 第一段:“花底。 瑶砌。” 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名为《河传·七夕有怀蔼卿客中》。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1. 七月。 注释:农历的七月,即七夕节。 2. 初七。 注释:农历的初一。 3. 病恹恹。 注释:身体虚弱,精神不振。 4. 楼上茶瓜上筵。 注释:在楼上摆了茶具和小食,可能是准备了一些简单的点心来庆祝节日或宴请朋友。 5. 别离似今头一年。 注释:分别的情景让人感到像是过了一个年头一样长。 6.
《河传·春浅》 春天已经来临得很浅,红颜女子的怨气深重,掩藏住自己的双环。微雨中花瓣飘落,白日悠闲,无人知晓她默默地将红色泪水弹在手中。花间阑珊,香气消散,轻梦也随风而逝。 斜倚画屏思念往事,都是虚妄,空作相思的字句。记得那时柳丝垂挂,满庭蝴蝶飞舞。 注释: 1. 春浅,红怨,掩双环 - 春天已经来临得不深,而红颜女子的怨恨却更深,她用双手遮掩住自己美丽的发饰。 2. 微雨花间,昼闲 -